文/姜晓(贵州)
父亲有很多手艺:做木工、看风水、看面相算八字、做篾工。然而,他几十年一直坚持不离不弃的手艺要数做篾工了,因为父年轻时候就和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几十年一直与竹子打交道。
我的故乡坐落在大定城(大方的旧称)西部的箐梁子大山深处。在那里,一个又一个的村落掩映于苍松翠竹之中,家家户户的庭前屋后竹树环合,尤其是那些翠绿挺拔的竹子在村庄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单单是我家居住的那个村庄五十多户人家的小寨子里就有一百多处竹林。我家就拥有两个荆竹林和一个苦竹林,大约有两亩地。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几十年来,父亲因为经营编织篾货的手艺与竹子产生了血浓于水的感情。
童年,正值“打击投机倒把”的年代,村庄里的竹子被人们砍倒在路旁横七竖八地躺着,犹如战场上牺牲的士兵,让过路人油然而生怜悯之情。父亲趁着劳动的间歇把人们砍倒在路旁的竹子捡回家,晚上或下雨天把它加工成提篮、囤箩、锅圈、鸡笼、雀笼、撮箕、筛子等竹器,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地翻过十几座大山趟过五六条小河挑到百里之外的牛场或纳雍的沙包去卖。那个年月,如果父亲不这样精打细算惜“竹”如金,年底我们一家的基本口粮款就没有着落(因为两个劳动力所得的工分不够分八个人的粮食),因而父亲只有冒着被“打击”的危险加工篾货挣点钱交给生产队,以便年终能分到基本口粮。父亲用故乡那些翠绿的荆竹苦竹精心的编织竹器挣钱伴随我们走过贫穷饥饿的童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加工竹器不再是“投机倒把”的行为,而是搞活农村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父亲也像呵护庄稼一样照料着他那两亩地上的竹子:每年正、二月,父亲总要背上几十背箩煤灰和牛粪盖在竹根上面,然后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春笋给他带来一次次的惊喜。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我家的竹子长得枝繁叶茂苍翠欲滴。父亲也因此培植了篾货的材料产地。
一年四季,父亲都忙里偷闲地编织篾货。春天是父亲比较忙碌的季节,因为既要保证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完成自己的栽种任务,又要在夜里加班编织撮箕运到市场上去卖,这个季节是农村市场零星销售撮箕的“黄金季节”。在栽种结束后,父亲的主要劳动除割草喂牲口外仍然是编织篾货;夏天和秋天,农民要收洋芋、苞谷、荞子、小米等农作物,为了不让鸡鸭糟蹋栽种到地里的庄稼,农民需要用笼子把它们关起来,因而,父亲在夏秋两季加工最多的是背篓、提篮和鸡笼;俗话说:“热天不打铁,冬天不摸篾。” 可是寒冷的冬天,父亲仍然在干完地里的活路之后编织他心爱的竹器。清早起来,父亲把他在晴天从山里挖来的干柴疙蔸在堂屋里升起一堆柴火,并在柴火堆中放一些洋芋,一边哼着小调一边编织他手中的竹器,当编完一个撮箕后,柴火堆中的洋芋焐熟了,此时,父亲停下手中的活儿吃几个洋芋后再继续编织。每个冬季,父亲的木楼上都会留下他劳动的结晶——撮箕、提篮、筛子,开春之后逢赶场天父亲便将竹器挑到街上去卖。
编织篾货的劳动是艰辛的,父亲却成年累月地守望在自家的院子里编织心事、编织青春、编织农村人拮据的生活,打发乡村里寂寞枯瘦的日子。
又是冬天,又是寒号鸟垒巢的日子。年近古稀的父亲一定又坐在门前的院坝里,在那堆燃得旺旺的柴火堆边,哼着他自编的小调,提着他那把用了几十年磨得锃亮的篾刀,用他精心培育的竹子编织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竹器,那头像雪一样斑白的发丝,让我回首他与竹子结下的深情厚谊和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岁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