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乡(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点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X乡(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点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基层审计监督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XX县村(社区)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对全乡(镇)即将全面展开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确保此次审计工作高标准启动、高质量推进、高效率完成。刚才,县审计组的同志传达了审计工作的具体方案和纪律要求,讲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执行。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新时代基层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意义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座的各位同志,特别是各村的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负责人,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极端重要性。这不仅是一次常规的财务检查,更是一次严肃的政治体检,其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第一,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也在基层。基层干部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其权力行使是否规范、作风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地生根。村级组织虽然层级不高,但掌管着集体“三资”、支配着惠民资金、主导着项目建设,这些“微权力”如果失去有效监督,就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要通过对村干部任期内经济活动的全面“扫描”和“透视”,用监督的利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基层落地生根,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第二,这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举措。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家投入到“三农”领域的资金规模日益庞大,各类涉农项目、惠民补贴、专项资金密集下达到村一级。这些资金能否真正用在刀刃上、惠及老百姓,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成色和质量。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要对这些“高压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审查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贪占、虚报冒领等问题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通过审计,可以有效堵塞管理漏洞,规范项目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纪律和财务保障。
第三,这是关心爱护与严格管理基层干部的具体体现。“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开展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是对干部履职情况的一次全面检验,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情况,为组织的考核、评价、任用提供重要依据。对于那些勤勉尽责、廉洁奉公的干部,审计结果就是最好的“成绩单”和“清白证”。另一方面,审计也是一剂“预防针”和“清醒剂”。通过审计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帮助干部及时纠正偏差、改进工作,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这本身就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大家要正确看待审计,把审计监督当作一次难得的“健康体检”,主动接受监督,坦诚面对问题。
二、聚焦核心任务,精准把握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
本次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审计组要严格按照《XX县村(社区)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各村要全力配合,确保审计工作不跑偏、不走样,真正审深、审透、审出实效。根据方案精神和工作实际,此次审计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紧盯“责任”二字,审查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经济责任审计,核心是“责任”。不能简单地将审计等同于查账,而是要透过账本看责任、看担当、看作为。要重点关注各村在任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比如,村级集体经济是否发展壮大,资产保值增值目标是否实现;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有稳定增长;道路、水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得到有效改善;村级债务规模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举债行为。据统计,自上一轮换届以来,全乡(镇)XX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1%,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个别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债务化解压力较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审计就是要通过客观数据和事实,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村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方面的功过是非,为组织部门精准“画像”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紧盯“财经”主线,审查权力运行的规范程度。财经纪律是不可触碰的“红线”。本次审计要将财经法纪的执行情况作为重中之重,对村级财务运行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一要审查收入管理。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纳入集体账户,是否存在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甚至设立“小金库”等问题。二要审查支出管理。各项开支是否真实、合规、合法,审批程序是否健全,报销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存在虚列支出、白条抵库、违规发放津补贴等现象。三要审查“三资”管理。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处置是否符合民主决策程序,是否存在侵占、挪用集体资产,低价发包、租赁集体资源,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等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根据过往审计经验,约有15%的问题集中在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不规范、合同管理不严谨等方面,这也是本次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第三,紧盯“民生”落点,审查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群众利益无小事。审计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作为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重点关注各项惠农补贴、救灾救济、征地补偿、生态补偿等民生资金的发放和管理情况,核查是否存在克扣、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要重点审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投标、施工、验收、资金支付等全过程,看项目是否真正惠及于民,是否存在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量、层层转包等问题。要对群众信访举报中涉及的经济问题进行重点核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审计不仅要查清经济问题,更要通过审计推动解决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强化协同联动,以过硬作风保障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
做好这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对审计组专业能力和工作作风的考验,也是对各村干部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的检验。大家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第一,被审计单位要提高站位,主动自觉接受监督。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带头端正态度,把接受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政治纪律,正确认识、积极对待、主动配合审计工作。要严格按照审计组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合同、会议记录等所有相关资料,不得以任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