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秋冬季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秋冬季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XX省委、省政府关于污染防治攻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XX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分析当前我市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秋冬季的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刚才,有关领导同志传达了相关通报,部分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和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体现了打赢这场硬仗的决心和信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综合利用方面,我们构建了多元化的利用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以用促禁”新路子。根据市农业部门的最新统计,2024年,我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为312.31万吨,综合利用量达到248.2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4.13%。这个数据来之不易,它标志着我市秸秆“五化”利用体系已初步建成,为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成果尚不稳固,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容不得半点松懈和乐观。根据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2023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而到了2024年,年均浓度不降反升,达到了49微克/立方米。这一数据对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清晰地表明,我市的空气质量改善进程正处于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历史数据和科学分析反复证明,秋冬季是我市大气污染最重、PM2.5浓度最高的时期,也是各类环境问题的高发期。秸秆焚烧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诱因之一,其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是PM2.5的重要前体物,对空气质量的冲击直接而剧烈。
因此,抓好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答好、没有任何退路的“必答题”。这不仅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在要求,更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退无可退”的危机感,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
二、严防死守,铁腕整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坚决打赢禁烧攻坚战
做好禁烧工作,关键在于“防”和“禁”,核心在于责任落实和严格执法。必须织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形成“不敢烧、不能烧”的强大震慑。?
第一,层层压实责任,构建无缝衔接的监管链条。责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XX书记在批示中明确要求,要严格落实逐级包联机制。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秸秆禁烧的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将压力传导到村组、地块和人头。要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把禁烧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地块,明确每一片农田的监管责任人。市级领导同志要按照分工,加强对所联系县(市、区)重点乡镇的督导,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要主动履职,生态环境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农业农村部门要抓好综合利用;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恶意焚烧行为;财政部门要做好经费保障。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严密工作格局。
第二,人防技防结合,实现全天候立体化精准监控。面对广阔的田间地头,单靠人海战术难免有疏漏。必须向科技要效率,向精细化管理要成果。要充分发挥“蓝天卫士”等智慧监控系统的“千里眼”作用,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确保火点信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推送、第一时间核实。同时,技术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人的作用。要在此基础上,健全“人防+技防+巡防”的火情预警网络。各乡镇、村组要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巡查队,采取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田间地块进行拉网式排查。要科学预置应急力量和灭火设备,确保一旦发现火情,能够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火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坚持铁腕执法,形成依法严惩的高压态势。禁令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让法律法规长出“牙齿”,对违法焚烧行为坚持“零容忍”。要严格落实“一火双查、一火双罚”制度。所谓“一火双罚”,不仅要依法追究点火焚烧当事人的直接责任,更要严肃追究其所在地块监管责任人和相关包联干部的失职失责责任。对于焚烧秸秆的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从重从快予以处罚,该罚款的坚决罚款,通常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于主观恶意焚烧、不听劝阻、抗拒执法,甚至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要提前介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要建立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制度,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向全社会释放“焚烧必被罚、失责必被究”的强烈信号。
三、疏堵结合,以用促禁,从源头破解秸秆焚烧难题
禁烧是治标,利用是治本。只有为秸秆找到出路,使其变废为宝,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焚烧的动机和隐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第一,聚焦产业升级,拓宽秸秆高值化利用渠道。我市94.13%的综合利用率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这其中,直接还田等初级利用方式仍占较大比重。未来的方向,必须是推动秸秆利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低效利用向高效、高值化利用升级。要将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纳入全市的产业发展布局中。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是,我市XX县正在规划建设一个总投资高达16.8亿元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这类重大项目的落地,将极大提升我市秸秆能源化、原料化利用的水平。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秸秆制生物质燃料、秸秆制有机肥、秸秆基食用菌种植、秸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