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局(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部纲领性文献,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近期自学情况和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体会和打算。
一、深化思想引领,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通篇贯穿着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其中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原则、战略路径和主攻方向,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首先,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局性。书中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重大论断,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后,经济发展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阶段,从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对于XX市而言,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我们从事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正处在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最前沿,必须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把各项工作置于全国、全省、全市的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确保始终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航道破浪前行。
其次,要完整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书中围绕新发展理念,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畸轻畸重,搞单兵突进。抓产业发展,不能只看产值和增速,更要看创新能力、产业链韧性、绿色低碳水平;抓项目招引,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必须坚持环保、安全、能耗等底线,确保引进的都是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
再次,要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书中明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这为我们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唯有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速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才能为XX市的工业经济塑造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二、结合发展实践,体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绩上。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坚定不移推动全市工业和新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印证了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性。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根据最新统计,今年1至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增速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领先,为全市GDP增长5.7%以上的年度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一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正是我们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摒弃粗放式增长,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风险挑战。?
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我们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航空航天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雁阵”。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赛道上,我们提前布局,抢占了一批关键环节,一批标志性项目如XX半导体项目、XX五期项目等正加快从蓝图变为现实。这种产业能级的跃升,正是我们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生动体现。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普惠性。发展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市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今年全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目标是1350家以上,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企业家对XX市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把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最深厚、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三、聚焦使命任务,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篇章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是理论学习的根本要求。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最终要落脚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上,凝聚起推动XX市工业和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下一步,要聚焦关键环节,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