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室2025年度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学院年度总结工作安排,下面由我代表综合办公室,对2025年度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汇报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学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分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各兄弟处室的大力支持下,综合办公室全体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学院年度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牢记“为农、务农、姓农”的根本宗旨,秉持“高站位、高标准、高效率”的工作理念,在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服务内外、保障运转中积极作为,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三服务”工作水平,为学院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学院中心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枢纽、参谋、服务、窗口四大职能,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协同高效。
(一)枢纽作用有效发挥,运行保障坚实有力
作为学院运行的中枢神经,我们致力于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学院各项工作政令畅通、运转有序。
一是,公文流转规范高效。我们深知公文流转是保障学院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关键环节。今年,我们以建设“数字学院”为契机,全面优化了OA办公系统中的公文处理模块,实现了文件从拟稿、审核、签发到传阅、归档的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全年共处理上级来文、外单位来文等收文3200余件,办理学院党委、行政各类发文580余件,确保了文件流转零延误、零差错。通过对签报流转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大幅压缩了非关键性节点的审批时间,平均办理时效提升了20%以上,有效支撑了各部门工作的快速响应和高效推进。
二是,会务服务周到细致。我们始终以“零失误”的标准筹办每一次会议。全年共组织保障院长办公会48次、党委会议35次,以及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专题务虚会、职称评审会等全院性重大会议4场。从会前方案制定、材料准备、通知下发,到会中记录、服务保障,再到会后纪要整理、决议督办,我们都力求做到严谨细致、环环相扣。特别是针对院长办公会,我们创新性地建立了“议题预审-材料前置-决策跟踪”工作机制,确保了会议议题聚焦、决策科学、执行有力。
三是,印信档案管理严谨安全。公章和档案是学院信誉和历史的载体,管理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严格执行印信管理规定,全年规范办理用印审批超过4500次,未发生任何违规使用情况。在档案管理方面,我们完成了2024年度各类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共计立卷215卷,并对历史档案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和目录著录,档案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档案工作新要求,启动了学院档案工作“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为后续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参谋助手作用凸显,综合文稿质量提升
作为学院党委和领导班子的参谋助手,我们始终把“文以辅政”作为核心追求,努力提升以文辅政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精心起草重要文稿。我们深度参与了学院各项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的文字材料起草工作。全年共牵头或参与起草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领导讲话、专题汇报、发展规划等综合性文字材料150余篇,总计近60万字。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坚持深入一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努力使每一份文稿都能准确体现上级精神、符合学院实际、反映师生心声,为学院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二是,深度参与制度建设。我们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5年,办公室牵头组织修订了《XX学院公文处理办法》《XX学院会议管理规定》《XX学院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5项核心管理制度,并协助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制定或完善了10余项专项工作规则。通过制度的“废、改、立”,进一步厘清了工作职责,优化了业务流程,扎紧了制度笼子,为学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服务保障精细优化,后勤支撑温暖人心
办公室是服务全院师生员工的“总后勤”,我们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接待与联络工作圆满完成。作为学院的对外窗口,我们圆满完成了各级领导、兄弟单位、合作企业的来访接待任务。全年共计接待各类来访团组90余批次,接待来访人员超过800人次。我们秉持“热情、周到、规范、节俭”的原则,精心制定每一套接待方案,细致安排每一个环节,充分展现了学院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的办学水平,赢得了来宾的广泛赞誉。
二是,车辆管理安全有序。我们持续加强对学院公车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引入智能化车辆调度系统,实现了派车申请、审批、调度、还车登记和费用结算的线上化管理,公车使用效率提升了15%。全年学院公车累计安全行驶超过12万公里,驾驶员队伍全年无事故、无违章,有力保障了学院公务出行和教学培训的用车需求。
三是,职工服务贴心周到。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教职工。年初,我们精心组织了2025年度全院教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参检率达到符合条件人员的100%,并为每位职工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同时,我们积极协调解决教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温暖舒心的工作氛围。
(四)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宣传窗口作用彰显
作为信息中心,我们紧跟数字化转型浪潮,努力以信息化赋能管理、服务和宣传工作。
一是,官方平台运维水平提升。我们持续加强学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两大宣传主阵地的建设与维护。全年,学院官网发布各类信息、新闻、公告210余条;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消息380余期,内容涵盖学院要闻、党建动态、教学成果、科研进展、学工活动等多个方面。截至目前,公众号关注人数已突破80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5%,全年总阅读量超过50万次。我们策划的“XX榜样”“XX故事”等系列专题报道,在校内外引起了良好反响,有效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技术支撑与协同能力增强。我们积极履行信息技术支持职能,为各处室和教学部门提供日常网络维护、设备维修、软件支持等服务,全年处理各类技术支持请求超过600次。同时,我们主动支援各部门工作,在学院招生宣传、大型活动直播、线上培训平台搭建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充分发挥了办公室“万金油”和“粘合剂”的作用,促进了部门间的协同合作。
二、正视问题短板,深刻剖析反思,清醒认识发展中的挑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照全院师生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前瞻性研究和参谋深度有待加强。日常工作中,忙于应付性、事务性工作的比重较大,主动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研究不够,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导致起草的一些文稿、提出的一些建议,有时还停留在对现有情况的简单描述和归纳上,缺少对深层次矛盾和未来趋势的精准研判,参谋辅政的“含金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工作流程与部门协同仍有优化空间。虽然我们推动了OA系统的升级和部分制度的修订,但在一些跨部门、跨层级的复杂业务流程上,仍然存在一些堵点和断点。签报流转在个别环节还存在耗时较长的问题,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协同办公的效能未能得到最大化发挥,距离“运转最优化”的目标还有差距。
三是,信息化赋能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主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