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单位关于2025年度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督导工作的总结报告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核心目标,XX单位于2025年度,立足行业管理职能,聚焦建筑施工领域扬尘污染这一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了高强度、常态化、全覆盖的专项督导工作。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有效推动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与治理措施的标准化执行,为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本年度专项督导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与现实需求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其中的核心议题,其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尽管近年来全国及我市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但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建筑施工活动是城市环境中颗粒物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土方开挖、物料运输、现场堆存、结构拆除等环节均易产生大量扬尘,若管控不力,将对局部乃至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显著影响。基于对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相关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研判,尽管优良天数比例有所提升,但在部分季节和特定气象条件下,PM10浓度仍存在超标风险,成为制约我市空气质量进一步优化的瓶颈之一。因此,对建筑工地实施精准、有效、持续的扬尘治理督导,既是履行法定行业监管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回应社会关切、改善人居环境的紧迫任务。本年度专项工作正是在此背景下,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目标,全面展开。
二、主要督导措施与工作成效
中心紧扣“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工作思路,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了“巡查、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督导工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实施协同联动巡查聚力压实主体责任
中心深刻认识到,扬尘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非单一部门能独立完成。为此,中心积极主动与XX市住建局等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派出具备丰富现场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市级联合巡查行动。此举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形成了监管合力。
截至2025年9月,联合巡查组已累计对全市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施工阶段的40个重点在建项目实施了突击检查与专项巡查。在巡查过程中,共计发现并记录了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问题30余处,问题类型涵盖工地围挡不规范、主要道路未硬化、裸露土方覆盖不全、车辆冲洗设施闲置或无效、湿法作业落实不到位等多个方面。针对发现的问题,巡查组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依规向相关责任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16份,明确整改标准、时限与复查要求。通过这种联合执法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更向市场传递了政府严格监管的明确信号,有力地将扬尘治理的压力传导至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促使其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从源头上压实了企业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
(二)推行常态化专项督导强化执法刚性约束
为避免“一阵风”式的治理,确保扬尘管控措施在整个施工周期内得到持续、有效的执行,中心将常态化督导作为本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心内部组建了多个由业务骨干构成的专项督导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持续深入全市各个建筑施工一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心各督导组已累计开展各类施工现场检查410余次,基本实现了对辖区内在建工地的动态全覆盖。在检查过程中,执法力度与精细度并重。一方面,严格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进行排查,共劝离和驱离了90多台次不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有效减少了移动源污染。另一方面,针对现场扬尘管控的薄弱环节,累计下达了《扬尘治理限期整改通知书》39份。对于部分责任意识淡薄、屡教不改的单位,中心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惩戒措施。年内共计对11家扬尘治理工作落实严重不力的施工或建设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警示,通过面对面的告诫,阐明利害,督促其思想上高度重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针对1个问题情节严重且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复查仍不合格的项目,中心果断启动了行政处罚程序,依法予以立案查处,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与执法的刚性,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
(三)坚持普法指导并行提升精准服务效能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中心同样注重“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践行,将督导过程转变为普法宣传和技术帮扶的过程。督导人员在进入每一个工地时,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XX省、XX市出台的《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控制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作为宣传重点。通过现场讲解法律条文、发放简明扼要的宣传手册、剖析典型违法案例等多种形式,清晰界定并反复强调了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施工单位的直接责任以及监理单位的监督责任,有效提升了各方责任主体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自觉性。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技术性问题,例如喷淋系统布局不合理、雾炮机使用效率不高、防尘网覆盖方式不科学等,督导人员并非简单开单了事,而是主动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他们帮助项目方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与成本考量,提出经济可行、操作性强的整改建议与优化方案。这种“执法+服务”的模式,体现了督导工作的服务内涵,变“管”为“导”,帮助企业科学、高效地提升扬尘防治水平,实现了监管效果与企业效益的双赢,受到了多数企业的理解与欢迎。
三、挑战分析与未来工作展望?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全市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