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2025年防汛减灾工作的情况报告
2025年汛期以来,我市面临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根据气象部门监测,本年度降水呈现“点多面少,北多南少”的非典型分布特征,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频发,防汛减灾工作任务艰巨。为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总要求,我市应急管理部门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统筹推进各项防汛减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责任体系,构筑坚实防线
防汛减灾工作的核心在于责任落实。我市严格执行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构建并深化了“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的四级包联责任体系。该体系将防汛责任明确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压力能够有效传导至基层的“神经末梢”。在组织架构上,明确了乡镇主要负责人、水库“三个责任人”以及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等关键岗位必须在汛期全程在岗履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包括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均明确了自身职责边界和协同任务,通过制度化的流程形成了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责任闭环,确保了每一项防汛工作有人抓、每一个关键环节有人管,从根本上杜绝了责任悬空和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二、深化监测预警,把握防汛主动权
精准的监测预警是赢得防汛工作主动权的关键。我市依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持续完善“叫应”与“反馈”相结合的闭环工作机制。预警信息的发布不拘泥于单一渠道,而是综合运用《提示函》、手机短信、乡村大喇叭、应急广播以及微信工作群等多种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的手段,力求将预警信息直达村、户,有效贯通“最后一公里”。
在实践中,预警阈值得到了严格执行。对于日均降雨量超过50毫米或小时降雨量超过20毫米的重点区域,市、县两级防指会第一时间启动“叫应”程序,“叫醒”相关责任人,确保其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觉。例如,根据气象监测,2025年8月7日07时至8日07时,我市XX县XX乡录得24小时内35.2毫米的降水量,5时至6时的最大小时降水量达到15.1毫米虽未触及最高预警阈值,但相关机制已确保基层责任人处于待命状态。此外,年初的数据也显示了降雨的异常性,2025年1月1日至3月19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成,这为我们提前研判全年防汛形势的严峻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在预警发布后,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会立即组织联合会商,依据预案及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基层单位则同步细化人员转移方案,明确“转移谁、谁组织转移、何时转移、转移至何处以及如何进行安置管理”等关键环节,确保在险情来临前,能够果断、提前、彻底地将危险区域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三、强化会商研判,提升决策科学性
科学决策是高效指挥调度的前提。我市已建立并固化了由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在汛期,该机制实行“每日会商、每周复盘”的常态化运作模式。当预报有极端天气过程或进入关键防汛时段时,会商频次会相应加密。通过多部门的专业分析,能够对雨情、水情、汛情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立体的综合研判,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一旦发生险情或灾情,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响应,并遵循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决策、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处置的原则,确保应急反应迅速、应对措施精准有效。
四、严抓隐患排查,筑牢安全堤坝
防汛工作重在“防”,隐患排查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口。我市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止”的原则,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牵头,组建了多个综合督查组,并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专项督查。督查工作聚焦于河道行洪区、各类水库大坝、城市低洼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和关键设施。?
对于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一律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严格的销号管理制度。同时,为防止问题反弹,定期组织“回头看”检查,确保所有隐患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加强了对汛期道路安全的监管,重点排查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强化对客运、货运及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源头监管。在遭遇极端天气时,公安、交通部门会根据会商研判结果,果断采取临时性的道路交通管制措施,坚决限制或禁止车辆通行,最大限度避免因灾害引发的次生事故。
五、优化应急储备,夯实物资保障基础
充足的应急储备是有效处置突发险情的物质基础。我市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以及“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十防九空”的理念,全面加强了应急队伍、物资和装备的准备工作。
在力量统筹方面,已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应急力量调度体系,统筹对接了消防救援队伍、行业专业抢险队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经过认证的社会应急力量。为检验和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已组织开展了市、县、乡(街道)、村“四级”联动的应急演练。虽未查询到全市统一调度的具体人员与装备数量,但应急准备的范围和深度已有明确规划。
在物资装备方面,市、县两级均按照标准足额备齐了防汛块石、编织袋、土工布等常规物资,并对冲锋舟、橡皮艇、大功率水泵、应急通信车、发电车等关键装备进行了定期的维护保养。参考其他地区2025年的应急物资采购实践,储备的物资类型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包括高筒雨鞋、水域救援头盔、水域救援服、救生抛投器、个人护具套装以及快速部署救援指挥帐篷等。同时,机动船、救生圈等水上救援设备也是采购重点。我市在优化储备布局上,采取了“集中储备与前置预置相结合”的策略,在重点防洪区域和高风险点位提前部署队伍和物资,确保在险情发生时,应急资源能够调得出、用得上、运得快。
在经费保障方面,虽然XX市2025年防汛减灾专项预算总额未有公开数据可查,但防汛经费的保障是各级财政的重点。参考相关地区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