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XX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企业家、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诚挚的心情,邀请各位企业家朋友来到这里,召开这次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和大家面对面地沟通、心贴心地交流,听一听大家在发展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看一看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哪些不足,共同探讨破解难题的办法,携手谋划XX市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刚才,XX有限公司、XX制造有限公司等几位企业家的发言,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讲的都是肺腑之言、逆耳忠言,饱含着对XX这片热土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这些意见建议,我们听进去了,也记在了心上,相关部门要逐条梳理、建立台账、限期解决、及时反馈,务必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基石,企业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像在座各位一样,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们,扎根XX、深耕实业,才汇聚成了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为XX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全市广大企业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回顾过去,我们与广大企业同舟共济、并肩作战,共同推动XX市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取得了来之不含糊的成绩.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3.9亿元,比上年增长6.8%,这个增速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4.4%,展现出我们工业强市战略的坚实成效。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企业家的辛勤汗水和卓越贡献。
    进入2025年,我们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发展目标,这是我们基于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审慎考量,更是我们对未来的坚定承诺。我们高兴地看到,发展的活力正在持续迸发。根据我们的工作目标,今年全市将力争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这背后是无数创业者的梦想和对XX营商环境的信任票。
    我们发展的信心,源于XX市得天独厚的区位禀赋、坚实完备的产业基础和充满活力的创业氛围。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你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斗争精神,那种“爱拼才会赢”的进取姿态,那种“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是XX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正是这种精神,构筑了XX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当前,XX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政企同心、合力攻坚。
    二、直面问题,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精神破除发展藩篱
    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召开今天的座谈会,不是为了唱赞歌、表功劳,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尺。刚才大家提到的生产经营成本、产业链协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人才引进困难、融资需求等问题,都非常具体、非常现实,反映出我们的营商环境还有不少短板和痛点。
    我们必须承认,在一些领域,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
    一是思想解放的深度还不够。有的部门和干部,“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习惯于坐等企业上门,而不是主动靠前服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理解和接纳还不够快,导致一些好的项目因为我们的观念滞后而错失良机。前一阶段,我市个别单位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刀切”问题,比如对商户牌匾的颜色做出不切实际的限制,搞形式主义,不仅给企业和群众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它警示我们,任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意愿,绝不能拍脑袋决策、想当然办事。
    二是政策执行的精度还不够。国家和省里出台了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惠企政策,市里也配套制定了不少措施,但一些企业反映“政策很好,就是够不着、拿不到”。这说明我们的政策宣传、解读、兑现机制还不完善,存在“中梗阻”现象。比如,我们推出了“免申即享”政策,虽然已经扩展到81条,兑现了近6000万元惠企资金,但这还远远不够,覆盖面和知晓度仍有待提升。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因为个别部门的本位主义、繁琐流程,导致政策红利打了折扣。
    三是要素保障的力度还不够。企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有企业反映,项目落地慢、建设慢的问题依然突出。虽然我们去年在土地要素保障上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土地征收1315亩,处置闲置土地312亩,但与高质量项目落地的需求相比,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依然存在。在融资方面,“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困扰许多中小微企业的“心头病”。在人才方面,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留机制还有待完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是法治环境的刚度还不够。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但在现实中,一些不规范的行政检查、选择性执法、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仍偶有发生,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的约束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的根本保障。
    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原因,也有干部作风和能力的主观因素。我们对此绝不回避、绝不遮掩。解决这些问题,是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来一场深刻的营商环境革命。
    三、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全力打造投资兴业的一流高地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力打造XX“服务高地、投资洼地、创业福地”的金字招牌。接下来,市委、市政府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真功夫、求实效:
    第一,聚焦“高效便捷”,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让政务服务更有“速度”和“温度”。我们要坚决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服务周到”。“无事不扰”,就是要建立健全“白名单”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像XX市等地一样,将“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范围逐步扩大,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谋发展。“有事必应”,就是要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和“服务员”。我们将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整合部门资源,再造业务流程,变“企业跑”为“政府跑、数据跑”。我们将加快完善“XX企服”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推动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在项目审批上,我们要持续深化“拿地即动工”模式,全面覆盖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确保企业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等关键事项当天办结出证,用我们的“审批速度”换取企业的“发展加速度”。
    第二,聚焦“要素保障”,以更实举措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为企业成长注入“阳光”和“雨露”。企业发展的核心诉求,就是要素保障。我们将多管齐下,精准滴灌。在金融支持上,我们要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向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配置,发挥好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完善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功能,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在用地保障上,我们将继续加大闲置和低效用地的盘活处置力度,为好项目、大项目腾出发展空间,保障“项目等地”而不是“地等项目”。在人才引育上,我们将持续优化我市的《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配套政策,不仅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让XX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在降本减负上,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并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禁任何形式的摊派和乱收费行为,让企业轻装上阵。
第三,聚焦“公平正义”,以更严标准构筑法治化市场环境,让所有企业都能“安心”和“放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准入壁垒,保障所有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我们将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坚决查处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我们将建立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戒力度,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我们要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