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司法局2025年度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司法局2025年度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半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系统进一步砥砺作风、加压奋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刚才,各*市(区)司法局和局属有关单位分别作了汇报,分管领导进行了点评,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更明确了下半年的工作方向。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的有力指导下,全系统紧扣“质效提升年”工作主题,扎实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各项工作蹄疾步稳、亮点纷呈,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市司法局也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这是对我们全系统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通过刚才的汇报和日常的调研,我们必须正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作推进的“平衡性”有待加强。部分地区、部分条线的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但也有一些单位和部门工作进展相对缓慢,创新举措不多,存在“上热下冷”“左快右慢”的现象,整体工作的协同性和均衡性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服务大局的“精准度”有待提高。虽然我们主动融入中心工作的意识在增强,但在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服务保障*“*之都”建设等核心任务上,我们的法律服务产品供给还不够丰富,前瞻性、精细化、集成化的服务模式尚在探索之中,与党委、政府的高要求和市场主体的高期待相比还有差距。三是队伍建设的“精气神”有待提振。少数干部存在一定的懈怠思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跳起来摸高”的勇气;个别同志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满足于“不出事”,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担当精神需要进一步激发。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同志们,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司法行政系统深化改革、提升能级的攻坚之年。做好下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决贯彻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市政府全体会议精神,聚焦省司法厅深化“双争”实践和聚力“四个围绕、四个强化”的工作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主责主业,在全面履职中彰显新担当
    司法行政机关是政治机关,首先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下半年,我们要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尤其要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实现新突破。
    (一)要以更高站位服务发展大局。发展是第一要务,法治是核心竞争力。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更高质量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立法工作要跑出“加速度”。要加快推进《*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等重点领域的立法制规进程,确保出台的法规能够真正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为我市抢占产业新赛道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实现“新优化”。要全面落实我市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深化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专项行动,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坚决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切实为企业减负。同时,我们要加快探索打造*市新能源产业法律服务集成基地。这个基地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而应是一个集聚全市优质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的“中央厨房”,要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模式,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从设立、融资、研发、生产到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纠纷解决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法律服务,真正把法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要以更实举措筑牢法治根基。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我们要坚持强基导向,推动法治力量向基层下沉、向社会延伸。基层依法治理能力要持续提升。要全面加强乡镇(街道)的法治审核工作,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合同都经过合法性审核,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法律风险。要积极参与和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司法行政资源有效整合进驻,使综治中心成为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前沿枢纽。法治规划编制要体现“高起点”。高质量完成我市“十五五”法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下半年的一项硬任务。我们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规划既能体现中央和省委精神,又能紧密结合*实际,为未来五年我市的法治建设擘画好宏伟蓝图。
    (三)要以更严标准守好安全底线。安全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作为政法单位,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要严密组织实施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项考试社会关注度高、责任极其重大,绝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懈怠。我们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做好考务组织、服务保障、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确保考试绝对安全、万无一失。要全力配合好省委巡视各项工作。这是对我们全系统工作的一次全面“政治体检”,我们要本着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要主动认领、照单全收、立行立改,把接受巡视监督的过程,转化为改进工作、提升水平的契机。
    二、聚焦实干实效,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面
    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最终要看成效,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下半年,我们要牢固树立结果导向,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一)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的满意度是我们工作的“经验交流”。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法治惠民实事要办得更“暖心”。上半年,我们在公证服务、法律援助、企业“法治体检”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取得了良好开端。下半年要持续发力,确保年度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比如,在公证服务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一窗通办”和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力争在年底前实现远程公证服务点在城乡的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法律援助方面,要继续降低门槛、扩大范围,特别要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力争全年法律援助案件的覆盖面和群众满意度再提升10%以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要建得更“贴心”。要深化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区、镇、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的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真正把公共法律服务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法律顾问。
    (二)要全面融入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司法行政工作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必须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我们要紧扣省司法厅提出的“四个围绕、四个强化”工作要求,即围绕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撑自身高质量发展,强化党建引领、改革创新、群众观念、制度执行,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要更强。除了建好新能源产业法律服务集成基地,我们还要主动对接我市其他重点产业链,深入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企业识别和防范法律风险,推动“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在更广领域复制推广。化解矛盾纠纷的渠道要更畅。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诉源治理,大力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调解+仲裁”“调解+公证”“调解+诉讼”的衔接联动机制,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要奋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目标是方向,考核是检验。我们要牢固树立“争第一、创唯一”的雄心壮志,各项工作都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要紧盯高质量发展的考核指标,逐项进行对标找差,分析优势、补齐短板。要建立“挂图作战”机制,将全年重点任务分解到岗、量化到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实行“红黄绿”灯动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对于已经形成的优势品牌,如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普法宣传工作等,要持续巩固提升,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更大影响力。对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要集中力量攻坚,力争在年底实现大的突破。全局上下要形成一种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确保在年终大考中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三、聚焦作风建设,在遵规守纪中展现新形象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