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街道新老驻村工作队座谈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老驻村工作队座谈交流会,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向圆满完成驻村任务、即将奔赴新岗位的同志们道一声辛苦、送一份祝福;二是向整装待发、即将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同志们提一些希望、鼓一鼓干劲;三是动员全街道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共同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实现平稳过渡与无缝衔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更强的动力。
刚才,离任的几位书记分享了驻村期间的感悟与收获,情真意切,令人感动;新任的几位书记也作了表态发言,信心满怀,催人奋进。大家谈的都很好,充分体现了驻村干部的责任担当与为民情怀。在此,我谨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上一任驻村工作队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你们用智慧和汗水,在XX街道的乡村大地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向即将奔赴一线的新一批驻村工作队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殷切的期望!
“薪火相传,使命在肩”。驻村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交接会,更是一次责任交接会、精神交接会。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回望来路,充分肯定过往成就,向每一位默默耕耘的奋斗者致敬
“来时披星戴月,去时硕果满枝”。过去的几年,是XX街道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革的几年,也是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几年。上一任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告别熟悉的城市工作环境,扎根在田间地头,与广大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乡村振兴的责任扛在肩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办成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实事。
——经济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回顾2011年,我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尚不足6000元,农业总产值约为1.5亿元。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奋斗,特别是近几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倾力助推下,截至2024年底,我街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18000元,年均增长率超过8%,发展势头强劲。大家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的目标,持续做大做强XX苹果等特色水果产业,不仅实现了规模的扩大,更在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上下足了功夫。一些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部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超过50万元,为乡村自我发展、自我造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乡村面貌的“颜值”更高。大家积极奔走,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记忆犹新的是,为了解决XX村常年存在的安全饮水问题,驻村书记带领村两委,先后十几次向上级部门汇报沟通,最终争取到专项资金,彻底改造了老旧管网。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家累计争取各类资金超过800万元,新建和硬化村组道路35公里,修建蓄水池、排灌渠等水利设施20余处,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广场、体育设施从“奢望”变成了“标配”。特别是像XX生态停车场这样的项目,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提升了乡村的品位与内涵。
——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更足。驻村工作,核心是做人的工作。大家把政策宣讲和矛盾化解作为日常重点,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户到人,成功调处了多起历史遗留的邻里纠纷、土地争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大家的努力下,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运转高效,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没有发生一例规模性返贫现象。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了,心里的底气足了,对党和政府的信赖更深了。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街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更饱含着每一位驻村工作队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你们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你们的功绩,将铭刻在XX街道乡村振兴的历史丰碑上!希望离任的同志们把驻村工作这段宝贵经历,转化为推动新岗位工作的强大动力,继续关心和支持XX街道的发展。
二、立足当下,深刻认识全新使命,为擘画乡村振兴宏伟蓝图谋篇布局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当前,我街道的乡村振兴工作已经从“全面推进”进入到“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这既是巩固成果的守成期,更是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新选派的驻村工作队,接过的不仅仅是工作日志和项目清单,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全街道人民的殷切期盼。必须清醒认识到,摆在面前的任务不是更轻了,而是更重了;标准不是更低了,而是更高了。
新阶段的驻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国家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结合我街道实际,重点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产业振兴上实现新突破。不能满足于现有XX苹果产业的规模,要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向农文旅融合要潜力。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新模式,推动数字农业、订单农业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积极谋划如XX村农文旅融合示范区、XX湖沿岸生态康养区等具有前瞻性的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在人才振兴上实现新突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当好“引才员”,积极联络在外乡贤、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兴业。要当好“育才师”,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党员骨干中发现和培养本土人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队伍。
三是在文化振兴上实现新突破。要深入挖掘和传承XX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化,通过建设村史馆、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方式,留住乡愁记忆。要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四是在生态振兴上实现新突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要高标准完成XX生态停车场等已规划项目,让绿色成为XX乡村最动人的底色。
五是在组织振兴上实现新突破。这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要协助村党组织建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注重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聚焦重点,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在新征程上争当善作善成的实干家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对于新任的驻村工作队,如何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干出一番新业绩?这里提三点具体要求,也是对大家履职尽责的期望。
第一,要迅速转变角色,争当融入基层的“贴心人”。从机关到基层,工作环境、对象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真正沉下去、融进去。一要勤于“脚下沾泥”。要用最短的时间走遍村里的家家户户,熟悉村情民意,掌握重点户、困难户的第一手情况。要绘制一张“民情地图”,谁家有病人、谁家有学子、谁家有困难,都要了然于胸。二要甘当“小学生”。要虚心向离任的同志学经验,向村“两委”干部学方法,向人民群众学智慧。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用真心换真情,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要善于“说土话”。要学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政策、沟通思想,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群众信得过、离不开的知心朋友。
第二,要精准把握政策,争当承上启下的“联络员”。驻村工作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这个“联络员”角色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当好“宣传员”。要把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方针政策、惠民措施,原汁原味、深入浅出地宣传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当好“信息员”。要围绕村庄发展面临的瓶颈、产业升级遇到的困难、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进行精准梳理和深度分析,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派出单位反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例如,正在谋划的XX村祠堂修缮及文化广场建设项目,预计需要资金30万元,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这就需要大家主动对接文旅、财政等部门;XX村的特色种植产业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技术短板,就需要主动联系农技推广中心和相关科研院所,寻求技术支持与合作。
第三,要强化实干担当,争当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驻村干部不仅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一要聚焦发展第一要务。要牢牢抓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协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盘活闲置资源,谋划实施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力强的好项目。要善于“借力”,加强与派出单位的沟通,充分利用派出单位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村里发展牵线搭桥。同时,要积极探索与高校、科技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二要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协助村党组织书记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在重大事项决策、重点项目推进中,要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激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三要勇于攻坚克难。发展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较真碰硬。无论是项目推进中的阻力,还是历史遗留的矛盾,都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地敲,一件一件地办,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