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XX区文旅局紧扣主责主业,全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规划体系日臻完善。启动“十五五”文旅发展规划编制,推进西山专项规划和香山地区历史文化展示利用方案编制,完成香山旅游规划。修订《文旅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服务经济机制,完成酒店升级与品牌引进报告。
改革动能持续释放。平稳完成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机构改革。研究文创开发激励机制改革方案。试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有序推动北部文化中心文图两馆及XX区第三图书馆社会化运营项目。
设施效能显著提升。区图书馆新增图书4万册,举办“书香XX阅享青春”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推进图书馆进驻人大、政协会场,为两会代表提供AI智库、信息咨询、热点资料汇编等服务。制定《新增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支持街镇25个重点活动。谋划原评剧团改造,拟打造成为XX文化馆南馆和演艺新空间综合体。
文化供给丰富多彩。“文化进社区”、“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成功举办“清河景明新生万物”爱尚XX·非遗焕新季、“触界·未来朋友圈”科技文化营、“爱在XX曲动端阳”、“5·19”中国旅游日“潮游XX创见山海”“千古绝艺匠心传承”-三山五园非遗作品展、“国潮传承·凤凰来仪”——非遗游园会等大型活动,吸引参与超百万人次。
品牌活动影响深远。成功举办“中关村·青春的海”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XX万,各类主流媒体传播超XX万。开展原创获奖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曹雪芹》全国巡演。举办第七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XX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出品爆款原创歌曲《XX没有海》,歌曲MV曝光超XX亿,获XX市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专项资金扶持优秀作品二类扶持。
地标建设成效斐然。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成文化新地标,成功举办《圆明·交融》等6场重磅展览,接待10.2万人次,“三山五园主题特展”入选香港文创博览会精品榜。
文物保护扎实推进。启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大慧寺整体保护、摩诃庵文物建筑修缮二期工程等重点文保项目。有序推进六郎庄真武庙、老虎洞席棚商铺、黄庄双关帝庙等文物的收回工作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开放利用。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2025年上半年XX区旅游经济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旅游花费达XX亿元,同比增长6.6%,位居全市第二;接待净游客量4672.4万人次,同比增长5.2%,位居全市第一。推进翠湖文化艺术中心国际招标。全力支持香山公园5A创建及环境提升。策划“‘乡’约XX”系列活动,探索城乡文旅融合。
科技赋能创新融合。充分发挥XX科技资源优势,,开发具有XX特色的科技旅游产品体系。成功举办京张铁路遗址公园“AI艺术季”、新春科技庙会等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品牌活动。精心打造“XX智行科技之韵”、“智汇高校启智之韵”等科技旅游主题线路,有效重塑游客体验边界。大力推动“高校学生三山五园体验行项目”落地,将科技元素融入文化遗产体验,进一步丰富科技赋能文旅的内涵。打造文旅新媒体矩阵,上线“如如”文旅大模型地图。
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审核准入艺培机构257家,指导92家签署“一课一结承诺”。修订《预付费管理办法》,建设文旅信用平台。强化行业管理,整治市场乱象。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区将聚焦“规划深化、品牌塑造、服务升级、文保焕新、产业强基、科技赋能”六大行动,全力攻坚克难,推动XX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规划深化行动。扎实推进XX文旅“十五五”规划、西山地区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三山五园研究基地建设及相关课题研究。
二是品牌塑造行动。高质效筹办XX文商旅体融合会议,拟采用“会+展”形式发布政策举措与新图景,力促政策精准落地与区域品牌塑造,切实提升XX文旅的国际影响力。开展中关村儿童演出季、中关村舞剧节等中关村系列品牌活动。策划获奖舞剧进京展演。完成《XX历史文物展》《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展》布展。
三是服务升级行动。促进北部文化馆、图书馆及第三图书馆提质增效与社会化运营。完成原评剧团改造主体工程。提升香山公园、稻香湖景区、阳台山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品质。策划XX书香庙会。出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经费、非遗进社区、联席会议制度等管理办法,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教学活动。持续做好传统节日及重要节庆系列活动。
四是文保焕新行动。完成第四次全国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