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国资委党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收官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国有企业始终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使命。当前,我们正处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关键节点,这既是对过往改革成果的全面检验,更是为未来国企发展筑牢根基、蓄势赋能的重要契机。自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国资国企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一主线,在改革的浪潮中勇毅前行,诸多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收官阶段任务艰巨、挑战众多,容不得丝毫懈怠。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确保高质量收官,开创我省国有企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聚焦结构优化,重塑国有经济布局“新版图”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任务,关乎国有资本功能的充分发挥与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在收官之年,我们要精准发力,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打造契合我省发展战略、引领产业升级的国有经济布局“新版图”。
(一)纵深推进战略性重组,打造行业“领航舰”。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立足全省产业发展大局,围绕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打破企业间、区域间的壁垒,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例如,在装备制造领域,整合分散的国有制造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攻克高端装备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集团,提升我省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注重重组后的深度融合,从战略协同、业务整合、管理统一等多维度入手,避免“形合神离”。通过统一战略规划,明确新集团在行业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整合业务流程,消除重复建设与内部竞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将重组后的企业打造成行业“领航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开展专业化整合,锻造产业“强链条”。专业化整合是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要聚焦主责主业,对省属企业内部及省属企业之间同质化业务进行全面梳理、深度整合。在能源产业,整合煤炭、电力、新能源等上下游业务,打造涵盖资源开发、能源转化、输送供应的全产业链企业,增强能源保供能力与市场抗风险能力。同时,借助专业化整合契机,推动企业间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协同创新。鼓励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以专业化整合锻造稳固、高效的产业“强链条”,助力我省产业迈向中高端。
(三)精准推动“两非”“两资”退出,激活资产“新效能”。加快“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处置,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资产质量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健全“两非”“两资”退出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清算注销等多种方式,有序推进非主业、低效无效资产剥离。对于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子公司,果断实施清算退出,避免资源浪费;对于与主业关联度低、缺乏竞争优势的业务,通过市场化方式转让给更具优势的企业。同时,加强退出资产的盘活利用,将腾挪出的资源集中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领域,激活资产“新效能”,实现国有资本的高效配置与保值增值。
二、聚力机制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机制创新是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收官之年,我们要以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激活企业内生动力,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一)全面深化“三能”机制改革,打破人员“铁饭碗”。“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业绩为导向,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不胜任、业绩不达标的坚决予以调整,畅通管理人员“下”的渠道,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在员工能进能出方面,严格规范招聘流程,根据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引进人才,同时加强员工绩效考核,对长期不能胜任工作、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员工,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合同,打破员工“终身制”。在收入能增能减方面,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将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个人业绩紧密挂钩,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让“三能”机制真正落地生根,打破人员“铁饭碗”,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热情。
(二)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释放激励“强信号”。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赋予企业更多薪酬分配自主权,鼓励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市场水平、企业效益等因素,自主确定薪酬结构与分配方式。推广股权激励、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方式,让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设立专项科技奖励基金,对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释放强烈的激励“强信号”,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三)强化市场化选人用人,广纳发展“贤能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树立市场化选人用人导向,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打破体制机制束缚,面向全球、全社会招揽优秀人才。加大职业经理人引进力度,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子公司,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创新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同时,加强内部人才培养与选拔,建立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晋升渠道,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广纳发展“贤能才”,为国有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