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志在XX镇关于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工作推进会上的研讨发言

XX同志在XX镇关于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工作推进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近期参与全镇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刚才听了几位同事的发言,很受启发。我今天的发言,不想汇报成绩,因为我们取得的任何进展,都是在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座各位同仁以及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想借此机会,结合自己作为一名应急管理战线的普通工作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的一些所见所闻,分享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和感受,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在这次防控工作启动之初,坦白说,我的理解是有些局限的。当我拿到工作部署方案,看到那一串串需要落实的数字——要出动多少人次、检查多少家企业、清理多少个点位、派发多少份宣传单——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项需要我们去执行、去完成、去销号的任务。我们应急管理分局的日常工作,更多是围绕安全生产展开,面对的是机器、设备、规章制度。而这次,我们的“战场”延伸到了厂区的花坛、社区的沟渠、居民房前屋后的瓶瓶罐罐。工作内容从审阅台账、检查设备,变成了弯腰清淤、翻盆倒罐。这种转变,起初让我感到一丝不适与困惑。
    我记得第一次跟着“清淤除障突击队”下沉到XX社区,任务是清理一条长期淤塞的排水沟。那天的天气很闷热,水沟里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各种生活垃圾和淤泥混杂在一起。我们穿着水鞋,拿着铁锹,一铲一铲地往外清理。说实话,那一刻,我心里是有怨言的。我在想,这和我理解的应急管理工作有什么关系?我们这样做的“性价比”高吗?
    然而,当我和社区的“两委”干部、志愿者们一起,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终于让那条水沟恢复了水流畅通时,一位住在旁边的阿姨,给我们端来了一大壶凉茶,她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最淳朴的笑容,反复说着:“太谢谢你们了,这里好多年没这么干净过了,夏天蚊子都少了好多!”那一刻,我手里的铁锹仿佛不再沉重,身上的汗水和泥污也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我突然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清理的,不仅仅是一条水沟,而是切断了一个疾病传播的源头,守护了像这位阿姨一样千千万万居民的健康。我们应急人常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前总觉得这句话指的是生产线上的安全,但现在我明白了,群众的健康安全,同样是我们必须守护的底线。它不是一个冰冷的任务指标,而是与每一位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的具体实践。从那一刻起,我看待这项工作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视角转变了,工作方法自然也需要调整。在最初进入企业进行巡查和宣传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软钉子”。一些企业负责人觉得我们是来“找麻烦”的,认为清理几处积水、打扫一下卫生是小题大做,耽误了他们的生产。他们会说:“我们是来搞生产的,不是来搞卫生的。”“这么点水,能有什么问题?”面对这种不理解,我们最初也感到很挫败。只是简单地把《虫媒传染病防控指南》塞到他们手里,或者机械地要求他们“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效果往往不佳。
    后来,在一次次的沟通中,我们开始反思。我们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检查者”和“命令者”,更应该成为一个“服务者”和“沟通者”。有一次,在XX工业区的一家五金厂,我们发现他们后院堆放的废旧轮胎里全是积水,是典型的蚊虫孳生地。厂长以人手紧张为由,面露难色。我的同事XX没有直接下达整改通知,而是和他聊起了家常,问他家里的孩子多大,夏天是不是也怕蚊子叮咬。然后,我们拿出手机,给他看了一些关于虫媒传染病危害的科普视频,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积水,如何可能演变成威胁员工甚至家人健康的巨大隐患。我们还主动提出,可以和他们的员工一起,先动手把最严重的地方清理掉。当看到我们这些穿着制服的干部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开始搬轮胎、倒积水时,那位厂长的态度从抵触变成了感动。他立刻召集了所有闲置的员工,大家一起动手,不到一小时就把隐患彻底清除了。临走时,他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是我们认识不到位,谢谢你们不仅帮我们发现了问题,还教会了我们怎么防范。”
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我明白了,我们的工作,做的不仅是“事”,更是“人”的工作。再好的政策、再严的要求,如果不能获得群众和企业的理解与认同,执行起来就会大打折扣。真正的“落实”,不是靠文件和指令,而是靠将心比心、以情动人的沟通,是靠我们俯下身子、亲身示范的行动。当我们把企业的员工、社区的居民,都看作是与我们并肩作战的“战友”,而不是被动的“管理对象”时,防控的合力才能真正凝聚起来。我们派发的1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