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乡(镇)村“两委”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在XX乡(镇)村“两委”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乡(镇)党委、政府在这里召开全乡(镇)村“两委”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动员部署会。这既是一次工作启动会,也是一次思想动员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部署,对我乡(镇)在2021年1月至2025年7月期间的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动员全乡(镇)上下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此次审计工作高标准启动、高质量完成。刚才,XX同志已经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XX同志也对本次审计工作的具体方案作了详细说明,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意义
    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干部的履职情况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开展村级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不是一项常规的业务工作,而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第一,这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石。对村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核心就是对“村官”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通过审计,可以有效发现和纠正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不透明甚至违纪违法问题,推动村干部廉洁用权、干净干事,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这既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基层干部最直接、最有效的爱护和保护。把这项工作做深做实,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农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这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的内在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大量的惠农资金、项目资源向农村倾斜。资金项目越多,监管的责任就越大,廉政的风险也越高。经济责任审计就像一把“探照灯”和“显微镜”,能够全面审视村级集体“三资”的管理使用状况,揭示管理漏洞和潜在风险。通过以审促改、以审促建,可以推动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程序规范、监管有力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这不仅是对集体家底的一次全面盘点,更是推动乡村治理从“经验式”向“制度化”、从“模糊化”向“精细化”转变的关键一环。
    第三,这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的“家底”殷实不殷实,每一笔钱花得明不明白,是广大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干群关系紧张、信访矛盾多发,根源往往就在于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依法依规向全体村民公开,就是要给群众一个“明白账”,还干部一个“清白身”。这不仅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更是化解基层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一个财务清晰、管理规范、群众信赖的村集体,必然是一个团结稳定、充满活力的战斗堡垒。
    第四,这是客观评价干部业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效手段。审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它既能查处问题、揭示不足,也能客观反映干部在任期内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对于那些在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审计结果就是一份有力的“成绩单”;对于那些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审计结果也是一记响亮的“警示钟”。通过审计评价,可以为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村干部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二、聚焦关键环节,准确把握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任务
    本次审计工作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根据工作方案,本次审计年限为2021年1月至2025年7月,覆盖全乡(镇)所有XX个行政村,涉及集体资产总额高达数千万元。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审计组和各村必须精准把握审计的重点内容和核心任务,确保审深、审透、审出实效。具体来说,要做到“五个聚焦”。
    第一,聚焦财务收支的规范性。这是村级审计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要重点审查村级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是否存在“坐收坐支”、转移挪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合规、合理,票据是否规范,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存在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现象。要对每一笔大额收支的来龙去脉进行追溯,确保村集体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经得起检验。
    第二,聚焦集体资产资源的效益性。集体资产资源是农村发展的“家底”和“本钱”。要重点审查村属企业、土地、林地、水面、大型设施设备等集体资产资源的登记、管理、使用和处置情况,看是否存在侵占、挪用、损坏或低价发包、违规处置等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的行为;审查各类承包、租赁合同是否履行了民主决策程序,合同条款是否公平公正,租金、承包费是否按时足额收取;要通过审计,全面摸清家底,推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护到位的集体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确保集体资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保值增值。
    第三,聚焦债权债务的风险性。近年来,部分村级组织债务负担沉重,已成为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要全面核查村级债权债务的形成、规模和结构,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违规举债、违规担保等问题;审查债务资金的实际用途和使用效益;审查债权清收情况,看是否存在长期挂账、应收未收,甚至人情债、呆坏账等问题。通过审计,要为化解村级债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并对新增债务进行严格控制,坚决遏制“寅吃卯粮”、盲目铺摊子现象。
    第四,聚焦工程项目的合规性。随着乡村建设行动的深入推进,村级小微工程项目日益增多,这也是廉政风险的高发区。要重点审查村内道路、水利、环境整治等各类工程项目的立项、招投标、施工、验收、决算等环节是否符合规定程序;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层层转包、虚报工程量、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要关注项目的实际效益,看项目建成后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惠及了广大群众,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第五,聚焦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经济责任审计,最终要落脚到对干部履职情况的评价上。要对照各村在任期初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重点评价村干部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完成上级交办的重点任务等方面的履职成效。比如,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了多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什么水平,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好事。评价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印证,既要看“显绩”,也要看“潜绩”,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为组织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提供依据。
    三、强化协同联动,坚决保障审计工作高质量有序推进
    做好这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审计组依法履职,各村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首先,审计组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审计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