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至上”理念筑牢防汛减灾铜墙铁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当前,正值主汛期关键阶段,极端天气频发,防汛救灾工作进入紧要关头。这不仅是一次应急动员,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政治责任和宗旨意识的深刻考验。汛情牵动民心,责任重如泰山。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严峻考验中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落实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
为防患未然筑牢防线。“未雨绸缪”不是空洞口号,而是应对风险的前提和底线。面对多变复杂的气象状况,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拉满弓,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认识防汛救灾工作的突发性、严峻性和牵连广泛性,坚决摒弃侥幸心理、懈怠心态。应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使命感,把“时时放心不下”的思想状态转化为事前谋划的主动作为。要深入掌握灾害风险源头、流域水情变化和基础设施隐患,完善防控预案,明确应急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在先。通过日常演练查找短板、用实地排查补齐漏洞、借助技术手段强化预警预判,推动防灾减灾关口前移,做到有备无患、有责必为。只有在平时多流汗,才能在险时少流泪,真正将“先手棋”下在点上、落到实处,为抗灾打好坚实基础。
以科学布阵应对万变。面对千变万化的汛情,不仅需要敏锐的感知能力,更需要科学的应对策略。汛情就是战情,基层就是主战场,党员干部必须以“事事心中有底”的担当精神,全力以赴稳住阵脚、挺住重压。要对辖区风险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放过任何潜在危机。应围绕堤坝、山体、水库、低洼地带等易涝点,全面梳理风险台账,细化各类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特别是在物资储备和力量布防上,要确保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强化多部门协调联动,形成统一调度、协同作战的高效机制,真正实现信息同步、资源共享、快速处置。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赋能、智能监测等手段提升应急反应效能,做到“哪里紧急、哪里就有力量”,把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成在前。惟有防守有力、布局有度,方能稳住汛情发展态势,为人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