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站稳政治立场,恪守纪律底线,争做对党忠诚、行有所止的青年干部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县中青年干部集中党性教育专题党课,在座的各位,都是经过组织精心培养和选拔的优秀年轻干部,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今天我讲的主题,是“站稳政治立场,恪守纪律底线,争做对党忠诚、行有所止的青年干部”。这既是县委对大家的殷切期望,也是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战线的老兵,想和大家说的几句心里话。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与严峻考验,准确把握青年干部的历史方位与政治责任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年干部,始终把他们看作是事业的接续者、未来的创造者。回望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永久奋斗”,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向科学进军”,再到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在党的旗帜下集结,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历史雄辩地证明,青年干部能否担当重任,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这一重要论断,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深刻阐明了青年干部在新时代所处的关键位置和肩负的特殊使命。从理论维度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对青年干部而言,这意味着我们所处的政治环境、所遵循的政治规矩、所面临的政治考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已经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检验每一名干部政治成色的经验交流,是必须融入血脉、见诸行动的根本政治要求。从实践维度看,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放眼全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聚焦我县,我们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阶段,无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还是加快新兴产业布局,抑或深化社会治理改革,每一项工作都是一场硬仗,都需要一大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去冲锋陷阵。在座的各位,正是这场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县目前科级及以上干部中,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比已经超过35%,其中95%以上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你们思想活跃、知识新颖、干劲十足,是推动*发展的宝贵财富。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舞台与陷阱同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从我们纪检监察工作掌握的情况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问题存量尚未彻底清除,增量仍在发生。一些腐败手段花样翻新、更加隐蔽,风腐一体、由风及腐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年轻干部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这些曾经的“希望之星”,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却不幸陨落,教训极其惨痛,发人深省。这充分说明,在全面从备受瞩目的“舞台中央”到无人问津的“冰冷角落”之间,有时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纪律窗户纸。因此,每一位青年干部都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二、全面审视青年干部成长路上的“风口”与“陷阱”,时刻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与坚定
青年干部有朝气、有锐气,这是最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可能因为阅历较浅、历练不足,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容易遭遇“成长的烦恼”和形形色色的“陷阱”。作为纪委书记,我见过太多有为青年因为一念之差、一步踏错而葬送前程的案例。结合近年来的监督执纪情况,我认为当前有几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
第一,要警惕政治上的“幼稚病”,防止在纷繁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有的年轻干部理论功底不扎实,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深不透,满足于“听过”“看过”,却没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指导实践。因此在面对一些深层次的社会思潮、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时,缺乏政治鉴别力,容易产生思想困惑,甚至发表不当言论。还有的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强,对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理解不透、执行不力,想问题、做决策习惯于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这就是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执行力不强的典型表现。
第二,要警惕信念上的“软骨病”,防止在各种诱惑考验面前精神“缺钙”。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有的年轻干部没有经历过艰苦环境的磨砺,对我们党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感受不深,革命意志有所消退,奋斗精神有所减弱。有的走上领导岗位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吹捧、围猎,逐渐飘飘然,忘记了自己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组织的信任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庸俗哲学。我们去年查处的一个乡镇干部,年仅32岁就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他沉迷于网络赌博,挪用公款高达数百万元,在忏悔书中他写道:“感觉人生失去了方向,精神极度空虚,是赌博让我找到了短暂的刺激,也最终毁灭了我。”这个案例触目惊心,根子就在于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
第三,要警惕能力上的“恐慌症”,防止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本领不济。我们常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不少年轻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匮乏,特别是缺乏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和复杂环境中摸爬滚打的经历。有的同志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听汇报,不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导致做出的决策、出台的政策不接地气,难以落实。有的同志面对突发事件、复杂矛盾时,手足无措、应对失据,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本领恐慌。当前,我们县正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河流域生态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这些都是硬骨头,也是大家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的“练兵场”。如果能力跟不上,不仅会贻误事业发展,也会辜负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期盼。
第四,要警惕作风上的“漂浮病”,防止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泥潭中打转。作风问题无小事。一些年轻干部岗位提升了,官气却也随之增长,离群众越来越远。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拳绣腿,工作汇报材料写得天花乱坠,但实际成效寥寥无几。有的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漠不关心、推诿扯皮,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情依然难办。这些都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心里有没有他们,他们一清二楚。作风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宗旨意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第五,要警惕纪律上的“麻痹症”,防止在小事小节上失守,最终滑向腐败的深渊。大量的案例表明,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往往都是从不起眼的小事小节开始的。一杯酒、一顿饭、一张卡、一份礼,看似人情往来,实则暗藏“围猎”的陷阱。有的年轻干部对此认识不清,认为“水至清则无鱼”,吃点喝点、收点拿点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第一次的侥幸,就会打开欲望的闸门,让你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无法回头。我们查办的县直某单位一名年轻的财务人员,就是从套取几百元的办公经费为自己买单开始,到最后贪污挪用公款上百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和投资,最终身陷囹圄。他在接受审查调查时痛哭流涕:“总觉得数额小,没人会发现,没想到一步错、步步错,毁了自己的一生。”同志们,纪律就是带电的高压线,规矩就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侥幸心理。
三、淬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青年干部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犹如树苗,必须时常修枝剪叶、浇水施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前行,成长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我提四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必须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在坚定理想信念中“站稳立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青年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绝对忠诚于党。一是要在深学细悟中筑牢忠诚之基。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坚定“四个自信”。二是要在对标看齐中砥砺忠诚之志。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检验我们是否忠诚,最根本的就是看我们是否能够时时事事处处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的工作要求。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三是要在躬身实践中彰显忠诚之为。忠诚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真正的忠诚,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体现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挺身而出,体现在关键时刻的无畏担当。要把对党忠诚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为*县的发展建功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纪律堤坝,在严守规矩底线中“行有所止”。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干部健康成长的“护身符”。大家身处重要岗位,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多。行有所止,方能行稳致远。一是要常怀敬畏之心。“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始终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