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研讨发言

街道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研讨发言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这是一次极具意义的思想启迪与理论深化。刚才数位同志的发言颇具深度,令人深受启迪。下面,我结合街道成立多年的工作实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谈几点初步的学习收获、认识体会以及下一步的落实思路,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深学细悟,把握思想内涵,在“强国之基”中明晰街道定位
    通过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深入学习与领会,我有三个方面的认识体会格外深刻,这为我们这条基层街道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首先,是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再认识。在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重要的战略布局。以往,我们可能狭隘地将街道工作与军事事务分隔开来。但经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军民融合发展是一种全方位、多层面的互动模式。对于我们街道而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军民融合发展绝不只是开展几次拥军活动、解决几个军属就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社区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居民的需求,也要兼顾军事设施周边的安全与保障;在资源共享方面,不仅要注重民用资源的合理利用,更要探索军事资源对社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实现军民资源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这要求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社区治理的局限思维,站在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全局高度,思考每一项工作对军民融合的促进价值。
    其次,是关于“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再领悟。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这为我们街道工作的开展确定了核心导向。我们的主要工作,无论是社区服务、民生保障,还是综合治理,都与居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不能是机械性的任务执行,而必须是饱含深情的民生关怀。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时,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房屋建筑,更是居民们对舒适生活环境的热切期盼。因此,如何平衡好改造工程的进度、质量与居民的生活需求,如何让居民在社区发展中有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核心任务。
    最后,是关于“基层国防动员责任”的再思考。习近平强军思想强调,国防动员工作要扎实有效推进。作为街道,我们的“根”与“魂”在于服务国家国防战略在基层的部署。街道在基层国防动员体系中承担着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等重要职能。这既是使命,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不能将自己视为单纯的社会服务者,不能忽视国防动员工作,而是要主动在服务国防建设大局中展现作为、履行担当。例如,在征兵工作这项任务上,虽然可能面临诸多困难,但它对于提高军队兵员素质、加强国防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完成好。
    二、对标反思,剖析现实困境,在“能力挑战”中探寻解决之法
    回顾街道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照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我常常感到一种“能力挑战”,深知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难题。
    一是“平战转换”的能力仍显薄弱。街道虽构建了应急管理体系,但在平战转换方面,还存在机制不够灵活、响应不够迅速等问题。例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从平时的日常管理状态转换到战时的应急状态,我们的物资调配、人员组织、信息传递等环节的衔接还不够顺畅,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和“协调滞缓”。我们就像一支还在磨合的队伍,在应对紧急情况时还未能发挥出最佳战斗力。
    二是“国防教育普及”的深度有待加强。我们承担着向居民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的任务,但目前的工作多停留在表面,形式较为单一。例如,主要依赖张贴宣传海报、偶尔举办讲座等方式进行国防教育宣传,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如何让国防教育深入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居民真正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增强国防观念,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力度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是“军地协调联动”的机制亟待完善。街道与驻地部队之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与合作,但在协调联动机制方面还不够健全。例如,在军地共建项目上,双方的沟通协调有时不够及时,导致项目推进速度慢,效果未达预期。如何建立更加高效、顺畅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军地双方的优势,在应急救援、资源共享、社区建设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笃行实干,聚焦主责主业,在“履职尽责”中开拓发展新局面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下一步,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夯实基层治理的政治保障。坚持党对街道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的建设贯穿于街道治理和各项事务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涉及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等重点工作中建立临时党小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街道的所有工作都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要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思想融入到社区服务、民生保障等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