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安局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在2025年,公安局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紧密围绕公安核心职能,积极履行职责,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以下是对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的详细报告。
一、工作开展全景:多措并举护幼苗
(一)严打涉未犯罪,筑牢安全屏障。面对侵害未成年人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公安局秉持“零容忍”态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今年以来,共破获涉及未成年人的强奸、猥亵、拐卖、虐待等重大犯罪案件X起,抓获犯罪嫌疑人X名。为确保案件快速侦破,我们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一旦接到涉及未成年人的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立案、第一时间侦查。例如,在[具体案件名称]中,警方仅用X小时就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及时解救了受害未成年人。同时,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确保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二)强化校园安保,守护净土安宁。校园是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公安局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一是增加校园周边警力部署,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安排警力开展定点执勤和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今年累计出动警力X人次,巡逻里程达X公里。二是定期对学校的安全设施、消防设备、视频监控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共检查学校X所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X处。三是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小卖部等场所的监管,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管制刀具等物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三)推进法治宣传,增强防范意识。为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公安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一是组织民警深入学校,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模拟法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今年共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X场次,受教育学生达X人次。二是利用“六一”儿童节、“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三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信息,如典型案例分析、安全防范知识等,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信息X条,阅读量达X人次。
(四)完善救助机制,关爱涉案少年。对于涉案未成年人和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公安局建立了完善的救助机制。一是设立“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避免二次伤害。今年共为X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了“一站式”救助服务。二是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涉罪未成年人实行分别管理、分别教育、分别矫治。建立健全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三是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资,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今年共走访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X户次,捐赠物资价值达X元。
二、现存问题洞察:前行路上的挑战
(一)警力资源掣肘。随着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的不断深入,任务日益繁重,警力资源相对紧张的问题逐渐凸显。在校园周边巡逻防控、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中,警力不足导致部分工作难以做到精细化、常态化,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效果。
(二)部门协作短板。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同作战。虽然公安局与相关部门建立了协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时、联合执法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网络犯罪难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网络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给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四)法治宣传瓶颈。目前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宣传内容和方式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未成年人的实际需求;宣传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兴趣和关注,导致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
三、未来规划展望:精准发力促提升
(一)优化警力调配,提升工作效能。为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公安局将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合理安排警力资源。一方面,加强对民警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如招募志愿者、组建治安巡逻队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部门协作,凝聚工作合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