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打算

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打算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农业科技创新蓄势增能。成功争取承担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低产田作物增产与土壤培育互馈调控原理技术”项目,目前正在张星付家开展多养分协同调控地力提升与抗逆提质技术模式试验示范。深化与省薯类产业体系省综合试验站合作,结合省重点研发计划“甘薯优质抗病新品种的培育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在张星、齐山、金岭、阜山开展鲜食型甘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在齐山镇开展25个鲜食型、淀粉型甘薯品种试验示范。
    2.稳产保供根基更加牢固。坚持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与省级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以及集中连片撂荒耕地改造提升项目同步推进,年内预计新增粪肥还田耕地面积达4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0.5万亩、改造提升1.5万亩,持续提升耕地地力水平。高质量完成烟台下达的56.7万亩粮食、22.32万亩花生、0.44万亩大豆、0.71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连续两年获得烟台市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激励资金。
    3.样板区片建设提档升级。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处、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1处、烟台级衔接集中推进区1处,获批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举办地,新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2处。连续三年烟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考核跻身区市第一梯队。获批承办大地流彩·2025年山东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北部大区赛。
    4.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申报省级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2处、全省乡村特色产业名优产品6个、第十一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5家,获评烟台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3个(鲁金合作社、钟离湖农投、雅米宠物)、品牌农业引领企业6个(欧果、银泉食品、百瑞佳、鼎丰生物、富润生物、金潮果蔬)。累计争取资金XX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率60.8%。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步,市农业农村局将聚焦主责主业,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全力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聚焦“统筹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线,贯穿农办工作始终。强化组织保障。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健全完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强化市委农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压实成员单位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强化乡村振兴领域重大政策落实,组织筹备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做法。加快编制现代农业强市建设规划和“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严格督导落实。健全重点工作督导机制,实行清单化、闭环式调度管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再上新台阶。承接、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相关考核,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考核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项目,力争连续四年烟台乡村振兴考核位列区市第一梯队。
    重点发力“一核四链”“一园四区”“四位一体”“以节兴城”。加力推动“一核四链”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坚持链式思维,有针对性地延链、补链、强链,贯通“产加销”,融汇“农文旅”。粉丝蛋白核心产业突出“延链”,坚持高端粉丝蛋白产业基地建设、自主蛋白品牌培育一体推进,畅通大健康产业上下游。粮油产业突出“固链”,坚持粮种“育-繁-推”新链提升、高油酸花生扩面种植一体推进,实施好省级花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加快推进以花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烟台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加快推进绿亨种业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原原种、原种、商品种、单产提升基地建设,实现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甘薯产业突出“补链”,坚持多元品种布局、规模化种植、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品牌营销策划一体推进,加快谋划打造阜山淀粉加工产业园、齐山胶东甘薯交易中心“一园一中心”产业布局,力争3-5年形成一定规模、5-10年建成县域乡村振兴支柱产业。苹果产业突出“强链”,坚持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营销、品控强化一体推进,加快推进苹果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烟台现代农业“一区一园”项目建设,依托中国农科院胶东半岛果树产业研究院,持续引进苹果优新品种,重点抓好百亩烟台苹果·XX味道试验示范,有效破解当前果业生产“从业人员老龄化”“雇工难、雇工贵”“果园土壤逐年退化、果品口感逐年下降”等问题,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市果园提质增效、带动全市果农增收致富。畜禽产业突出“延链”,坚持稳生猪、提家禽、增牛羊一体推进,加快实施白羽肉鸡国家产业集群、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持续提升生态绿色循环养殖水平和产业集群规模,年内力争创建省级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1处。加快形成以粉丝蛋白产业为核心,以苹果产业链、粮油产业链、甘薯产业链、畜禽产业链四条产业链为主体的“一核四链”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加快打造“一园四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体系。“一园”,发挥城乡融合发展共富示范园“主引擎”作用,在全域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中,依托园区土壤馆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成果,因“地”制宜,破解“种什么”问题;依托园区跨村联建产业赋能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科技筑梦工作室、新农人学堂,强化组织、改革、科技、机制、金融、人才多元支撑,破解“怎么种”问题;依托园区农产品展示中心、电商中心、物流中心,市场化搭建供应链、品牌化打造销售链,建设好运营好北京新发地XX分市场,强化招商引户力度,深度联动种养端、市场端资源信息,多方位多层次构筑产销联盟,加快构建“买全国、卖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网络大格局,同时实施推进“金篓子”工程,接续培强“农鑫优选”“烟台苹果·XX味道”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发掘培育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强化宣传推介,破解“往哪销”问题。“四区”,坚持跨片跨镇、联建联创,打通区域壁垒,致力打造东西南北4个片区,即东部和美乡村示范片区、西部医养健康引领片区、南部高效农业集聚片区、北部农文旅山海融合片区,加快构建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示范样板体系。扩围拓面“四位一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探索凝练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四位一体”新型生产关系,有效破解乡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共同富裕。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推广实践,在作物种类上,向良种、花生、甘薯、白羽肉鸡、苹果、肉牛等优势特色产业探索;在推广区域上,向齐山、毕郭、金岭、夏甸等农业大镇探索;在参与主体上,坚持“小农户受益”原则,探索组建新农人联盟,支持国有或集体农投、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多元联合,与“村集体”“农户”结成共建共享共富的“利益共同体”。做足做好“以节兴城”文章展现乡村和美画卷。以承办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为契机,坚持“办好一场会,搞好一座城”,重点在会场策划打造、园区功能提升上下功夫,统筹抓好主场区布局建设、主舞台总体设计建设、园区产业功能优化和沿途道路景观配套设施提升,组织策划好系列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突出全国元素、齐鲁文化、烟台特色、XX实践,进一步绘就金都“丰”景,唱响丰收赞歌,形成一批可知可见可感的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XX城市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重点在推动乡村建设、提升村居环境上下功夫,统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拉网式”清理村庄主干道两侧、巷道,“全覆盖”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废弃农业投入品回收处置,全面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准备,探索完善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力争新打造省级和美乡村2处;重点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节日形式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组织策划好全国和美乡村篮球赛等农文体旅活动,持续丰富乡村文化供给,努力把本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办成一届“有创意、有内涵、有特色、有温度”的农民盛会,全面打响XX农业、XX文旅知名度、美誉度,让更多人认识XX、认可XX、投资XX。
紧盯稳产粮、促衔接、强防控、抓质量、管三资、保安全。抓紧抓实粮油稳产保供。坚定扛牢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各级粮食补贴政策,持续推进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精准投保理赔试点,全面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等行动,抓好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适时启动农技人员“千人万户”包联行动,深入挖掘花生扩种潜力,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参加粮油作物高产竞赛,年内力争粮食总产、单产实现连续7年“双增长”。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