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XX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在XX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最新部署,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安排部署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刚才,几个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经验,也谈了问题,听了很受启发。希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把我市的基层治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更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全市范围内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实施了一批项目,解决了一些难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两高四着力”的战略要求,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的基层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比如,部分地区和部门的责任体系还不够健全,“上热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前瞻性、主动性还有待加强,一些矛盾纠纷未能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数智赋能”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数据壁垒、信息孤岛问题尚未彻底根除;服务群众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
    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奋力开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新局面,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凝聚齐抓共管的磅礴合力
    做好基层治理工作,首要的是提高思想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这不仅是社会建设的范畴,更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抓不好基层治理,发展就无从谈起,稳定就无法保障。
    一要压实领导责任。市委决定,建立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的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各县(市、区)要参照市里的做法,迅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党(工)委书记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把基层治理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要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县级主抓、乡镇主战、村社主防”的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要将基层治理工作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平安建设考核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用好考核“指挥棒”,树立起“抓好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鲜明导向。
    二要强化部门协同。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绝不是哪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各方参与的“大合唱”。组织、政法、宣传、民政、信访、城管、卫健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更要主动向前一步,加强协同联动。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政法部门要深化“三零”单位创建,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政部门要聚焦“一老一小一弱”,兜住民生底线;信访部门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我们要坚决破除部门壁垒和本位主义,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形成“一盘棋”思想,真正构建起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汇聚起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强大合力。
    二、健全制度机制,筑牢风险防范的坚固堤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建立一套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机制,特别是要抓好网格化管理和风险闭环处置这两个关键环节。
    一要优化网格体系,激活“神经末梢”。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基本单元,是感知社会动态的“神经末梢”。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划分了超过8500个城乡社区网格,配备了近万名专兼职网格员。但我们也要看到,部分网格存在划分不科学、职责不明确、力量不充足的问题。下一步,要坚持“科学划分、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人口分布、地域特点、治理难度等因素,对现有网格进行再梳理、再优化,确保规模适度、管理方便。要明确网格员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他们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要加强对网格员的培训和保障,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履职热情,让他们真正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公共服务的“代办员”。
    二要完善闭环机制,提升处置效能。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我们要着力构建“收集上报—分析研判—交办督办—跟踪问效—反馈评价”的全闭环工作流程,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排查出的每一个风险,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要畅通信息收集渠道,不仅要靠网格员“铁脚板”走访,还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群众热线、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地收集社情民意。要建立市、县两级社会治理中心,对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判,精准识别风险等级,提出处置建议。要严格落实交办督办制度,对一般性问题,由乡镇(街道)限时办理;对复杂性、跨区域的问题,由县级层面统筹协调;对重大疑难问题,由市级挂牌督办。要强化跟踪问效,对办理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确保问题不解决不销号、群众不满意不放过。最后还要有反馈评价环节,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处理结果,并邀请他们对办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良性互动。
    三、强化数智赋能,打造智慧治理的现代样板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也是智能化的时代。我们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应用新科技,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的翅膀”。
    一要建强一个平台。目前,我市各部门、各县区都建设了一些信息系统,但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上还存在诸多堵点。我们必须下决心整合资源,打破“信息烟囱”,建设一个统一的市域社会治理智慧平台。这个平台要向上连接省级平台,向下覆盖所有县、乡、村(社区),横向打通所有相关部门的数据链路。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要努力实现政府服务“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部门联动“一网协同”,提升跨部门、跨层级事件处置的效率;实现基层治理“一网通管”,让城市运行状态可视、风险隐患可控、应急指挥高效。我们的目标是,到明年年底,全市90%以上的基层治理事件能够实现线上流转、闭环办理。
    二要深化场景应用。平台建起来是基础,用起来才是关键。我们要围绕群众关心的高频事项和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开发更多实用、管用的智慧应用场景。比如,在安全生产领域,可以通过“AI+视频监控”,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智能巡查,自动识别违规操作、火灾隐患等风险并实时预警。在社区管理领域,可以推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通过智能门禁、智慧停车、高空抛物智能监测等系统,提升小区的安全感和便捷度。在服务特殊群体方面,可以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烟感报警器等设备,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通知社区网格员或亲属。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数智治理”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四、践行为民初心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