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师节讲话5

经典教师节讲话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共同庆祝教师节,表扬命名全市教育战线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牢筑梦育人使命;动员全市上下大力发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凝心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建设教育强市,为打造“三区一城市”、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筑牢人才支撑。
    这次大会既是热烈隆重的庆祝会,也是加油鼓劲的动员会。刚才,通报表扬了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命名了一批“优秀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和“先进教育管理者”,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的发言饱含深情、流露真情,彰显了“甘于秉烛为人梯”的真挚情怀。市委王书记在充分肯定全市教育工作成绩的同时,就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就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讲四点意见。
    一、百年大计、百年树人,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平凉作为教育大市,看历史,我们底蕴深厚、俊彦辈出。崇文重教的文脉延绵不息,耕读传家的风尚代代相承,时至今日家家户户门楣题字、中堂挂画、书香不减,都是厚重文化根基的生动缩影。看现实,我们基础加固、进势喜人。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城乡一体“软硬”并进,教育工作者敢啃“硬骨头”,教师善做“大先生”,按下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加速键”,平凉学子捷报频传,全市教育稳进向好。看未来,我们再攀高峰、大有可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三区一城市”建设关键在人才、基础靠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是发展所需、民生所望。把平凉教育事业办得更加出彩,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必须再接再厉、扬优成势,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各级各部门要把教育摆在“国之大者、优先工程、城市名片”的位置来抓,以更高站位推动教育资源扩优、质量提升、布局均衡、结构优化,不断提高学子圆梦的期望值、教师从业的幸福感、群众评价的满意度。全市教育系统要高点定位找坐标,优化发展路径、找准靠实支撑,确保“十四五”夯基固本、保持全省前列,力争“十五五”教育综合实力区域领跑、全省领先,核心指标达到第一梯队,打响平凉教育品牌。
    二、卓苦为刃、筑教为先,再怎么用功也不为过。教育发展是最大的发展,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就我市来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市情实际,在教育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折射,教育投入、资源配置、内涵发展还有不足,城乡、县域、校际之间还有差距。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下足补短板的苦功、谋长远的潜功、办实事的真功,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教育事业大跨步前进。要聚焦“立德树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不以沉重的学业抹杀灵气和个性,不以僵化的管理约束想象和创造,引导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聚焦“学有所教”。着眼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区域结构分化趋势,加快教育资源前瞻布局,精准规划建设城区急需学校,稳慎调整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逐步推动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片区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要聚焦“有教无类”。以集团化办学为突破,统筹教育资源提标提质和城乡区域互补共兴,健全完善“组团融通”体制、“联姻帮带”机制,推动实质性、一体化管理,让更多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要健全各类资助政策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等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路上“一个都不少”。要聚焦“教学相长”。对标一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管理水平、厚植办学特色,持续提升各类教育质量。要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全力支持甘肃医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提升综合实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再怎么尽心也不为过。今天在座的同志,或身处教育教学一线,或与教育工作息息相关,作为教育的受益者、推动者、实践者,一定要有桃李满天下的情怀,以敬业、专业成就事业,做到言传和身教并举、教书和育人同步、个人和家国共进。教师是兴教之源,必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广大教师要坚守精神之美、行为之善、思想之真,始终站在教育教学前沿启智润心,以师德塑造学生,以真诚滋润心田,以欣赏增添自信,做研深覃精的“大先生”,当立德修身的好榜样,让每一名孩子充满正能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让大家安心、静心、舒心从教。校长是治校之本,必须坚持政治立校、人本治校、创新活校。各位校长要保持“教不优、寝不安,校不强、食不甘”的追求,当好头雁,潜心治学,带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塑造勤学善思、严谨务实、开拓求新的学风校风。学校是强教之基,必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针对性强化师资引培,全力壮大教育龙头、打造教育“航母”,放大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