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镇XX村驻村帮扶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XX镇XX村驻村帮扶工作的调研报告
    在XX山区腹地,坐落着XX县XX镇XX村。该村曾因地理位置偏远、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发展相对滞后。自2021年以来,在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有力领导下,通过积极链接外部资源,特别是获得XX集团团委等社会力量的持续性定点帮扶,XX村聚焦民生短板,夯实发展基础,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有效路径。本报告旨在对XX村近年来的驻村帮扶工作成效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以期为同类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
    一、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多方联动的帮扶工作新格局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根本保证。XX村党支部始终将“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驻村第一书记XX同志到任后,迅速开展深入调研,准确掌握了村内留守老人儿童占比较高、公共服务相对匮乏的实际情况。面对挑战,村“两委”与工作队没有被动等待,而是确立了“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方向就在哪里”的基本原则,主动作为,积极向外寻求支持。
    这一工作思路成功激活了社会帮扶资源。自2021年8月起,XX集团团委与XX村建立了稳定的帮扶关系,形成了一套以党组织为纽带,连接社会组织、地方单位与村民需求的联动工作机制。该机制的有效运转,不仅引入了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的服务团队,为XX村注入了强大的外部动能,形成了“村党组织主导、驻村工作队协调、社会力量支持、村民广泛受益”的良好局面。?□
    二、聚焦民生短板,精准施策破解发展难题
    驻村帮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帮扶项目。
    (一)深化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长远发展的治本之策。针对村内部分家庭因经济原因导致子女就学困难的问题,XX集团团委自2021年起便启动了专项爱心助学行动。该行动通过持续性的资金与物资援助,为数十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最近一次帮扶活动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体现了帮扶工作的连续性和深化。在此次“XX留守儿童暨爱心助学活动”中,XX集团团委再次向XX村捐赠资金3.4万元,并为19名学生提供了包括20套学习用品、10个护眼台灯、10只水杯、10套床上四件套及29件纯牛奶在内的丰富物资。这种援助模式已超越单纯的物质给予,更包含了对受助学生精神层面的激励与关怀。受助学生家长反馈,此类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信心,有效激发了家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强化健康保障,提升村民医疗服务可及性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一直是困扰XX村村民的重大难题。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将提升村民健康水平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2025年8月15日,在XX集团团委的协调组织下,联合了XX县人民医院及“组团式”帮扶专家团队,在XX村村委会开展了大规模的健康义诊活动。活动现场,来自不同科室的医疗专家为村民提供了血压血糖测量、常见病与慢性病诊疗、健康咨询及科学用药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单次活动服务群众达110人次。此举将优质医疗资源直接送至村民家门口,不仅极大地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也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是“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生动体现。
    三、夯实发展基础,多措并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解决教育、医疗等燃眉之急的同时,XX村的帮扶工作更加注重长远规划,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特色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石。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XX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了“道路更宽,环境更美”的转变。
    根据公开的项目规划信息,XX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在持续推进。例如,2025年度计划实施的通组路建设项目,包含了对XX组通组路和XX地至XX地通组路的硬化改造工程。这两个项目预计总投资分别达到71.04万元和68.16万元,建成后将直接惠及沿线112人和124人,彻底解决部分村民小组“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此外,XX村还成功争取到XX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资金这将对改善村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目前尚无关于XX村供水、电力及网络覆盖率的精确统计数据,但从全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要求来看,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已普遍达到99.5%以上,宽带网络覆盖率也向97%以上的目标迈进。结合XX村正在实施的各类建设项目均包含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可以合理推断,XX村正在通过项目带动,系统性地提升水、电、网等现代化生活设施的覆盖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可靠保障。
    (二)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XX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深刻认识到,必须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转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