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小饭桌”食品安全约谈培训暨风险会商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各位“小饭桌”的开办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小饭桌”食品安全约谈培训暨风险会商联席会议,意义十分重要,也非常及时。再过几天,全区中小学就要迎来秋季开学,孩子们的午间托管和饮食安全问题,立刻就会成为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新学期全区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在此,我代表区食安办,向在百忙之中拨冗与会的市局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奋战在食品安全监管一线的各部门、各镇街的同志们,以及为孩子们提供托管服务的各位经营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小饭桌”虽小,但一头连着孩子的健康,一头连着家庭的希望,承载的是“舌尖上的大民生”。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双职工家庭的子女午间照护需求日益增长。在座各位开办的350余家“小饭桌”,作为一种应运而生的社会服务新业态,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放学后的就餐和看护难题,为广大家长解了燃眉之急,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此,我们是充分肯定和支持的。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小饭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如同埋在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造成我们谁也无法承担的严重后果。根据近期我们多部门联合摸排和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当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亟待我们下大力气予以整治和规范。
第一个问题,是部分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意识淡薄。“小饭桌”的开办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不仅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更是良心和道义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经营中,我们发现一些经营者并没有真正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有的经营场所选址随意,将厨房设在通风不畅、卫生条件堪忧的角落;有的从业人员未按规定办理健康证明,甚至带病上岗;有的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形同虚设,对食材来源追溯不清,为使用劣质、过期原料埋下了巨大隐患;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成本,在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上敷衍了事,安全操作规范被束之高阁。这些行为,表面上看是经营问题,本质上是责任心的缺失,是对法律的漠视,更是对孩子们生命健康的极端不负责任。
第二个问题,是行业整体的经营条件参差不齐,安全基础薄弱。我区的“小饭桌”数量庞大,但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少数规范的“小饭桌”窗明几净,设施齐全,管理有序。但更多的,则是在居民楼内开设的“家庭作坊式”托管点。这些场所普遍存在面积狭小、功能分区混乱、“三防”设施不到位等硬件短板。厨房与用餐区、活动区没有有效隔离,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燃气使用不规范,应急预案缺失……这些问题交织叠加,不仅构成了食品安全风险,更带来了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多重隐患。这种先天不足的硬件条件,使得“小饭桌”的安全保障能力非常脆弱,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个问题,是跨部门的协同监管机制不够顺畅,存在监管盲区。“小饭桌”的监管涉及市场监管、教育、卫健、住建、应急、公安、消防以及属地镇街等多个部门。近年来,我们虽然努力构建联动机制,但实事求是地讲,部门之间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信息共享渠道还不够畅通,常态化的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力度仍有待加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查食品,消防部门重点查消防,教育部门重点管学校,往往形成“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局面。这种分割式的监管模式,很容易在部门职责交叉地带形成监管的真空和盲区,让一些不法经营者有了可乘之机。如何从“分头管”转向“共同治”,形成“一盘棋”的监管合力,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同志们,朋友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正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就是要直面这些沉疴顽疾,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凝聚合力,共同打一场“小饭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攻坚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必须全面夯实主体责任,筑牢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食品安全,源头在企业,关键在落实。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小饭桌”开办者,都能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你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午餐,更是一份安心和信赖。
一是要做到持证亮证、合法经营。这是底线要求。所有“小饭桌”必须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应的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凭证,并将相关证照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无证经营行为,我们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取缔一起,绝不姑息。
二是要严格规范、精细管理。大家要以今天培训的内容为契机,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XX市校外托护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指引》等法规标准。从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到原料的采购验收和贮存;从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到餐饮具的清洗消毒和食品留样,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一丝不苟,确保操作过程规范透明、安全可控。
三是要诚信为本、良心服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容一丝一毫的亵渎。希望大家都能将心比心,把托管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坚决杜绝使用来源不明、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坚决杜绝滥用食品添加剂,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均衡、安全健康的膳食。这既是生意,更是良心事业。守法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口碑,才能行稳致远。
第二,必须深化部门协同联动,织密织牢全方位的安全监管网络。
守护“小饭桌”安全,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企业主责、部门监管、属地管理、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共治体系。各相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无缝对接。
一是强化部门联合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大对“小饭桌”食品经营环节的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学校、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校外就餐信息,做好政策宣传和风险提示。卫健部门要指导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住建、应急、公安、消防等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常态化开展对“小饭桌”经营场所的燃气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治安安全等方面的联合检查和专项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二是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各镇、各街道是“小饭桌”监管的“前沿阵地”和“一线哨所”。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力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