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镇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镇党员干部纪律作风警示教育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这既是一次发条拧弦、敲响警钟的警示教育会,也是一次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的安排部署会。会议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深刻的案例剖析和严肃的纪律重申,让全镇党员干部对酒驾醉驾、赌博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对下一阶段全镇的重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视严峻现实,以案为鉴,深刻认识纪律作风问题的极端危害性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作风是干部形象的经验交流。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少数党员干部思想麻痹、心存侥幸,在酒驾醉驾、参与赌博等问题上栽了跟头,不仅自毁前程、连累家庭,更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侵蚀了党群干群关系。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醒,做到警钟长鸣。
(一)酒驾醉驾,是悬在个人前途、家庭幸福和公共安全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人人皆知的口号,对党员干部而言,绝不仅仅是一句交通安全提示,而是一条不可逾越的政治纪律、法律红线。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酒驾醉驾的整治力度空前,但即便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依然有人以身试法。虽然全国范围内,“醉驾入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此类行为的发生,但数据显示其震慑效果并非一劳永逸,酒后驾驶行为仍屡禁不止。根据一些地区的统计数据分析,涉酒驾驶违法和事故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例如节假日、周末以及夜间是高发时段,而涉案人员则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这充分说明,在觥筹交错之间,一些同志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被酒精麻痹,侥幸心理占据了上风。必须清醒地看到酒驾醉驾背后的三重危害。其一,是对公共安全的极端漠视。方向盘的每一次转动,都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安宁。酒后驾驶,就是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置于极度危险之中,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据统计,涉酒驾驶是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的伤亡后果触目惊心。2024年全国范围内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造成了上百人死亡。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无法弥补的伤痛。其二,是对个人政治生命的彻底断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旦触犯酒驾醉驾的红线,面临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制裁,更是党纪的严惩。轻则受到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重则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多年的努力奋斗、组织的培养信任都将毁于一旦。这笔“政治账”“人生账”,代价之大,无法估量。其三,是对党的形象和声誉的严重破坏。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党和政府的形象。酒驾醉驾行为一旦曝光,群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违纪违法的干部,更会质疑整个干部队伍的作风和纪律。这种负面影响,修复起来极其困难。
(二)赌博陋习,是侵蚀干部肌体、败坏社会风气的“精神鸦片”。如果说酒驾醉驾是“显性”的危险,那么赌博就是一种“隐性”的毒瘤,其危害同样巨大且深远。就在不久前,我镇就有派出所同志在日常巡查中,于*村的商店内查处了一起聚众赌博案件,涉案人员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足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高度警惕。当前,赌博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牌桌赌场,向网络空间蔓延,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对跨境赌博、农村赌博等突出问题进行严厉打击,2024年以来已侦办相关案件数万起,这说明赌博问题具有顽固性和普遍性。党员干部参与赌博,其危害性远超普通群众。首先,它消磨革命意志,动摇理想信念。赌博追求的是不劳而获的快感和一夜暴富的幻想,这与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背道而驰。沉迷于赌桌,必然导致精神空虚、意志颓废,无心工作、脱离群众。其次,它滋生腐败行为,诱发职务犯罪。赌博是一个无底洞,十赌九输是铁律。一旦深陷其中,输光积蓄后,一些人便会想方设法弥补赌债,把手伸向公款、公物,或者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最终从一名干部沦为阶下囚。这样的案例,在各地的通报中屡见不鲜。再次,它败坏家庭美德,破坏社会和谐。因赌博导致家庭失和、妻离子散的悲剧比比皆是。同时,党员干部参与赌博,会在社会上形成极坏的“示范效应”,带坏一方风气,扰乱社会治安,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隐患。无论是酒驾醉驾还是赌博,其本质都是纪律意识的缺失和党性修养的滑坡。全镇党员干部必须从这些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见不贤而内自省,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从整治举措看,要筑牢防微杜渐的“防火墙”。根治酒驾醉驾与赌博顽疾,必须打出“教育引导+监督制约+严惩震慑”的组合拳。思想教育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将交通法规、党纪处分条例中关于酒驾醉驾、赌博的条款纳入干部培训必修内容,结合典型案例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破”的观念入脑入心。监督网络要全域覆盖、精准发力,一方面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24小时监督热线和线上举报平台,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另一方面强化日常监督,紧盯节假日、婚丧嫁娶等关键节点,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惩处震慑要坚持从严、绝不姑息,对查实的酒驾醉驾、参与赌博的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党纪国法从严处理,绝不搞“下不为例”“情有可原”,同时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强大震慑,以铁的纪律守护干部队伍的纯洁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二、深挖问题根源,对症下药,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和制度防线
剖析这些反面典型,不难发现,问题表现在个人,根子却在思想、在管理、在监督。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根源,才能标本兼治。
(一)根源在于政治站位不高,思想“总开关”出现松动。
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在酒驾、赌博等问题上犯错误,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上升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来看待。他们错误地认为,喝点酒开车、打打牌只是“个人私事”“生活小节”,与政治无关、与工作无碍。这种模糊认识,恰恰是政治上不清醒、不成熟的表现。他们没有深刻理解,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之外”并非“法外之地”“监督盲区”,作风问题无小事,小节不守,大节必失。当思想的“总开关”松动,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就会淡漠,行为的“警戒线”自然也就变得模糊不清。
(二)根源在于法纪意识淡薄,侥幸心理成为行为“催化剂”。
部分干部对党纪国法的学习不深不透,理解不全不准,总觉得“红线”离自己很远。面对酒驾醉驾,他们心想“就这一回,不会那么巧被查到”;面对赌博,他们认为“小赌怡情,无伤大雅”。这种侥幸心理,是走向违纪违法深渊最危险的一步。他们忘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古训,也低估了组织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能力。每一次侥幸的“成功”,都只是为下一次更严重的错误埋下伏笔,直到东窗事发,追悔莫及。
(三)根源在于监督责任虚化,管理“防护网”存在漏洞。
管党治党,责任重于泰山。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上存在“宽松软”的问题。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没有真正压紧压实,对干部的管理重“八小时之内”、轻“八小时之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谈心谈话不深入,提醒告诫不及时,导致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镇纪委的监督执纪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发挥,日常监督不够精准有力,抓早抓小的力度还有欠缺,导致“防护网”织得不够严密,给了少数人可乘之机。
三、坚持标本兼治,动真碰硬,以铁的纪律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认识到问题,挖到了根源,关键在于行动。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常抓不懈的韧劲,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坚决把酒驾醉驾、赌博等歪风邪气刹住、管死。
(一)强化学习教育,筑牢“不想为”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坚持把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各村党组织、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将本次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要创新教育形式,不能仅仅满足于开会、读文件,要充分利用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明纪,用“活教材”教育警醒身边人。要将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学纪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