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正当其时,意义深远。这既是一次回顾总结、分析形势的评估会,更是一次明确目标、部署未来的动员会。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系统擘画我区林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筑牢XX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区林业局党组委托,下面,我谨代表区林业局,就我区林业工作的基本情况、未来发展思路以及相关建议,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
一、砥砺前行,林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X市林业局的有力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区林业工作呈现出资源增长、质量提升、产业增效、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生态根基持续夯实,森林资源实现量质齐升
我们始终将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作为林业工作的核心任务,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成功守护并拓展了XX的绿色版图。截至目前,全区林地面积稳定在171.85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68.43万亩,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50%以上,并朝着55%的更高目标稳步迈进。林木蓄积量是衡量森林资源质量的关键指标,我区的林木蓄积量已历史性地突破700万立方米,相较于2020年的690万立方米,实现了稳健增长,这标志着我们的森林不仅面积在扩大,单位面积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也在同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深入实施。我们有效巩固了23.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确保了“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扎实推进了总面积达39.5万亩的国土绿化营造林工程,为XX大地披上了层层新绿。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已成功完成62.8公顷生态破坏区的治理工作,让昔日的“生态伤疤”重新焕发生机。
(二)治理体系不断创新,林区管护效能显著增强
有效的管护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根本保障。我们深刻认识到,管好森林比造好森林同样重要。为此,我们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构建了“区—街镇—村(社)”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共设立各级林长537名,并配备了552名网格护林员,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区林区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各级林长履职尽责,累计开展巡林督导超过1.3万次,全体护林人员巡林总次数更是高达4.7万余次,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青山。在森林防灾减灾方面,我们取得了瞩目成就。面对松材线虫病这一“森林癌症”,我们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全市的年终考核排名,从过去的第二十名一举跃升至第二名,病死松树数量连续两年下降率均超过80%,成灾率严格控制在3%以内,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在森林防火方面,我们经受住了连晴高温等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实现了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这背后,是30口新建森林消防水池、6.7公里防火通道、8个防火检查站以及5套远程视频监控预警系统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坚实支撑。我们还创新性地建立了“林长+警长”和“林长+线长”等联动机制,与公安、电力等部门协同作战,有效查处涉林违法问题49个,行政处罚金额达373万元,形成了强大的管护合力,确保了林区安全与供电安全。
(三)生态价值加速转化,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XX模式”。2021年,全区林业产业增加值已达到34亿元,林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我们立足区情林情,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已建成包括笋竹、木本中药材、经果林、花椒等在内的特色产业基地15.4万亩,其中特色经济林种植总面积达到8.9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布局。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每年,林业产业可为超过1000名脱贫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真正让林区群众吃上了“生态饭”。我们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高附加值的疫木处理企业,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不仅实现了疫木的安全、高效、资源化利用,预计每年可加工原木8万立方米,产值高达2亿元,还通过林地流转和更新采伐,为发展林药、林禽等林下经济腾挪了空间,开创了“林改+林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二、谋篇布局,擘画林业发展新蓝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谋划未来五年的林业发展。我们将围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总体目标,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奋力谱写XX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坚持生态优先,在筑牢绿色屏障上展现新作为
生态是XX最宝贵的财富,是林业工作的根与魂。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一是持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优化林分树种结构,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碳汇能力,确保到“十五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在55%以上。二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优化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审批流程,做到既保障重大项目发展需求,又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三是深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国家审核通过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管护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护好全区55.5万亩的宝贵自然保护地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二)坚持产业融合,在推动富民强区上开创新局面
我们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一是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发展笋竹、木本中药材、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四大主导产业。推动笋竹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开发高附加值的竹建材、竹工艺品;支持木本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打造道地药材品牌;依托优美的森林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新业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森林旅游目的地。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招商引资作为“源头活水”,瞄准国内外林业龙头企业,通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技术领先、市场广阔、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同时,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将小农户融入现代林业发展大格局。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科学规划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蜂等林下种养模式,变“林下闲置空间”为“林下聚宝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三)坚持科技赋能,在驱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科技创新是引领林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我们将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让科技为XX林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是构建智慧林业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森林资源、灾害预警、产业发展等各类数据,建立全区统一的“林业一张图”和智慧林业管理平台。二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与市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例如,在林菌种植试点工作中,我们将全面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三是提升科技应用能力。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无人机操作等现代技能培训,打造一支懂技术、会操作的现代化林业管理队伍,让无人机在资源监测、防火巡查、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应用成为常态,全面提升林业管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我们将聚焦松材线虫病疫木高附加值安全利用等关键技术难题,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力求在资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