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以来,XX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一、三、六”总体部署,以“三个年”活动为牵引,坚持“文旅+城市”,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文旅经济稳中有进,城市品牌影响持续扩大。XX市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10位。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文旅发展提速提质
    一是有序推进文旅项目。深入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XX市文化产业中心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其中3只项目列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双百”项目,1只项目列入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1-5月,“千项万亿”项目投资完成率达76.52%。同步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上半年全市8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入选2025年绍兴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精品点。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摸排招商引资线索,先后赴香港、北京、成都、杭州、常州等地洽谈招商意向项目,完成马剑镇龙门水世界文旅项目签约。牵头完成平阳小学研学营地项目、赵家镇榧乡旅游服务中心等4只文旅项目部门预审。梳理摸排乡村旅游闲置资源,其中涉及闲置房屋32处、闲置地块4处,根据闲置资源特色特点,围绕民宿、研学、露营咖啡、艺术空间等年轻态的文旅业态方向策划了一批闲置资源开发方案。
    三是精心组织特色活动。抢抓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金蛇纳福 诸事大吉”2025年元宵系列活动,获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全网浏览量达2600余万次,相关经验获得绍兴市府办刊发。顺利举办“寻芳西施韵 一城一风华”2025第七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开展2025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跟着西施看XX”文旅采风、特色案例交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分享会等活动,联合发布“48小时漫游圈”七县互推精品短途线路,聘请南翔等7位网红达人为“XX文旅推介官”,进一步提升XX文旅业界知名度和影响力。活动获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XX旅游发展相关经验登上《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同时,结合“赛事+”“演艺+”“招商+”“校招+”,创新营销手段,开展“看演出游XX免费住”活动、“‘宝’藏百城、沙来点亮”XX文旅宣传推广活动,赴香港、澳门开展“遇见西施遇见美”文旅推介,并借助浙BA、2025环浙步道自行车系列赛XX站、浙江工业大学·XX周、西施音乐节等平台,开展“跟着西施游XX”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多维度展现“西施故里 好美XX”城市品牌形象。今年端午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37.4万人次,同比增长22.52%。其中,接待过夜游游客21.56万人次,同比增长24%,过夜游客人次及增速均居绍兴市首位。
    四是着力深化改革攻坚。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创新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牵头实施城市文旅IP激活文商旅体促融合改革,列入XX市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项目,制订完成改革行动方案,形成15项改革任务清单,并通过《中国旅游报》、XX发布等主流媒体推广改革经验成效。浣纱江夜游先后入选浙江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优秀案例、浙江省2025年大视听“爆款”重点培育项目,“西子集”入选第三批省级重点文旅市集名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全国试点与“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省级试点相关经验获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刊发。山下湖镇入选浙江省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城镇试点,“筑‘非遗人才’桥”改革项目列入基层首创“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开展“‘诸’才汇集·青蓝接力”师徒结对20人,认定“XX非遗推介官”13人。持续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动,引育研学相关人才35人次。
    (二)文化惠民走深走实
    一是激活公共文化阵地。深入实施“聚美XX 共享共富”公共文化系列活动,上半年,累计开展送戏下乡60余场,送书下乡1.6万册、送展览下乡100余场、文化走亲8次、公益电影放映2760场、“周末剧场”38场。圆满举办“好美XX 好戏连台”2025我们的村晚市级展演活动,入选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并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云直播”平台进行现场直播,“线上+线下”观众超100万人次;联动23个镇街、31个书画社团,成立XX市镇村书画社团联盟,创作书画作品1055件,打造“乡村墨韵共富裕”XX市书画千人联展27场,并由乡镇向村社下沉,实现全市508个村全覆盖;组织“文艺助力村BA”等各类文艺赋美活动1500余场次,其中在精品点位开展高品质文化活动200余场,飨街、西施故里成功入选省级文艺赋美精品点位。推出“百姓大舞台”“市民学堂”“非遗课堂”等一批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实现文化阵地服务与群众文化活动同频共振、相互赋能。
    二是深化全民阅读品牌。持续建强阅读阵地,逐步完善阅读网络,新建丰江周村乐龄之家、西子小学等图书流通站2家,共配送图书750余册。上半年,开展“图书馆之夜”系列活动、“悦享童年”少儿阅读系列活动、西施文化进校园等各类特色阅读活动176场次,推出“四季闻书香”书香暨阳大讲堂3期、“阅读·越美”公益讲座6期、朗诵公益培训班24场,同时,通过数字赋能,以在线听书、名师讲坛、线上云课堂、线上电子展览等方式,开展“诸图云系列”在线阅读推广活动150余次,打造多维度阅读体验新空间,助力书香社会建设。
    三是培育优质演出市场。发挥西施大剧院保利院线资源优势,上半年,推出舞剧《只此青绿》、演唱会《2025沙宝亮又回首全国巡演XX站》、话剧《雷雨》、相声《2025德云社相声大会专场演出》等精品演出20余场。精心打磨戏剧小品《枫桥是座桥》,参加浙江省群星奖精品展演,并完成第二十届群星奖初赛前期准备工作。启动《西施断缆》青春版、业务戏《情探》、鹦歌调《春到梅岭》等系列文艺作品创排。
    四是推动传统文化转化。上半年以来,积极配合完成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舞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前期准备工作。探索创新转化利用新模式,“古茗+石笕茶制作技艺”入选浙江“非遗好物”,“西施石笕”市级非遗茶空间等3家单位入选首批绍兴市“非遗茶空间”,8家非遗相关单位入选XX市西施石笕茶旅打卡点(茶空间)。新增第三批XX市级非遗工坊9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级非遗工坊33家(省级4家,绍兴市级6家),1-6月,全市各级非遗工坊销售总额预计超20亿元。累计组织开展“祥蛇纳福·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春禧浣江”“非遗学堂”“苎萝市集”“苎萝雅集”等品牌非遗活动、特色文博活动117场,相关媒体传播量超2000万次。举办引进《梨园清梦——周子清戏曲人物画展》《书同文——秦始皇巡越祭禹立刻石2235年特展》等展览11场,其中精品展4场,线上展览3场,出版书籍《枫桥历史文化探源》。
    (三)安全监管落细落实
    一是赓续历史文化根脉。上半年以来,稳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分级分类梳理文物新线索6大类、800余条。上半年,已核查上报新线索104处,新发现率达10.25%,位列绍兴市前列,基本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持续推进石壁脚古建筑群之新屋台门修缮工程、马剑古建筑群消防工程项目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推动实施全市文物保护修缮及各类文物展陈工程18个;完成俞秀松故居保养维护工程等4个工程竣工验收。召开XX市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会议,先后组织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培训、白蚁防治现场教学培训及应急演练等25次。共开展文物安全检查158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89处。按期落实考古前置审批工作,共受理申请地块56项,已完成47项,累计面积173.67公顷,涉及15个镇街。针对专项债申报项目,开辟服务保障“绿色通道”,顺利完成两批共35项专项债申报项目“文评”工作,确保文物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协同推进。?
    二是守牢行业安全底线。以联合检查、“双随机”抽查、市旅游专委办督查等多措并举,常态化守牢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底线。统筹推进“安心游”旅游、“百项攻坚提升行动”、“三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净化文旅消费环境,聚焦重点领域整治,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无证经营旅行社业务、非法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上半年累计开展行业安全检查141次,发现并闭环整改安全隐患78个,文旅企业安全码绿码率达92%以上。窗口解答电话、上门等各类咨询500余件,办结各类行政审批共82件,化解文旅领域各类矛盾纠纷201起,办结行政执法案件13件,评查参评率100%。结合“3·18”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进校园”“版权保护你我同行”等系列活动,入企服务39家,发放文旅行业普法宣传资料3600余份。梳理完善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营管理、监督管理和依法打击违法行为责任清单,明确相关部门及相关乡镇职责,有序推进东白湖生态旅游区运维管理,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三是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聚焦破解网红打卡点(野景区)监管难题,联合第三方专家开展我市24处网红打卡点全覆盖实地踏勘,摸排问题隐患共56个,着力推动隐患闭环整改。有序推进网红点风险分级管理,理清网红打卡点(野景区)职责边界,探索制定“一点一策”风险管控措施,切实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织密织牢文旅安全防护网。同时,对照省、市关于旅游新业态管理相关要求,发挥市安委办、旅游专委办统筹协调作用,常态化抓好各类新业态安全监管。
    (四)内部管理有力有效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制定学习方案与党支部计划,结合“三会一课”引导全体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围绕传达中央、省、市关于违规吃喝的反面案例,组织局领导班子在内的101名在职党员、155名在职干部开展对照检查,形成查摆清单。起草党风廉政年度计划,摸排全年党风廉政风险85条,开展每季度党风廉政分析会、每半年政治生态研判,广泛组织节前谈心谈话,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全体干部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填报《干部个人事项报告》,重点核查在职人员和退休公务员社会组织、企业兼职情况,守牢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底线。
    二是完善内部机制。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科室(下属单位)重点任务,完善机关内部考核机制,先后制订印发《XX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年重点工作责任清单》《2025年度下属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完善局领导班子联系项目机制,逐月督促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度,进一步提升机关内部工作效能。开展党支部“堡垒指数”星级评定,组织党员干部返乡走亲、在职党员进城市社区服务“亮旗”行动、社区结对共建等工作,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效能。
    三是培育青年人才。探索年轻干部培养新模式,制订《2025年度年轻干部担当作为培养任务工作清单》,通过导师结对、年轻干部调研、信息起草、重点任务参与等多措并举,激发年轻干部队伍活力。开设“文旅课堂”,组织开展内部管理制度应知应会测试、专题授课2次、外出考察1次,从写作、宣讲、群众工作等多个方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养。落实年轻干部跟岗锻炼制度,3名下属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在局重要岗位跟岗锻炼,1名年轻干部在市专班锻炼。加强系统内部专业人才储备,招录传播学专业人才一名。计划发展年轻预备党员1名、党员转正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
    二、存在问题
    (一)项目招商力度仍需加强。虽然今年赴多地开展了对外招商洽谈,并成功签约1只文旅项目,但总体而言,社会资本参与文旅发展的优质项目数量仍然偏少,招商引资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强化,与文旅集团、度假区管委会、镇街等联动招商的大格局有待构建。
    (二)产业跨界融合有待深化。全市文商旅体活动一体谋划开展格局已初步构建,已推出了西施音乐节、西施马拉松、西施CBA等一批特色活动,但各类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新场景等文旅爆款有待进一步培育,“珍珠”“茶叶”等特色产业与文旅跨界融合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拓宽。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XX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一、三、六”总体部署,以“三个年”活动为牵引,坚持“文旅+城市”,深入实施城市文旅IP激活文商旅体促融合改革,推动项目赋能、活动引流、服务提质,努力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力产城人文发展工作大局。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精准发力:
    (一)重点项目跑起来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持续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投资,丰富XX文旅产品供给。加快推动西施故里二期、文化产业中心、云上秘境项目、中财田园酒店项目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打造形成一批“微改造、精提升”精品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意识,加强重点景区、旅游度假、镇街文旅项目线索摸排,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意向洽谈。持续跟进马剑镇龙门水世界文旅项目后续工作,牵头落实全市文旅项目部门联审等工作。深化乡村旅游闲置资源摸排工作,制作印发《XX市乡村旅游闲置资源转化利用策划手册》,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提供参考。
    (二)特色品牌树起来
一是打造特色活动品牌。以特色文旅活动为带动,进一步增强引流效应,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深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