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座令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谋划我市“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编制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事关我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全局,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战略任务。刚才,省宏观经济学会的XX会长为我们系统介绍了全省“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核心方向,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宝贵意见,听后很受启发。各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结合各自领域的工作实际,汇报了“十五五”时期的初步构想和重大项目谋划情况,讲得都很好,体现了深入的思考和务实的准备。
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并围绕如何高质量完成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登高望远,深刻认识“十五五”规划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机遇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市深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跃升的关键五年。谋划好这一时期的发展,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将XX的发展置于全国、全省的大局中去审视和定位。
首先,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握新时期的战略导向。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专题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为我们擘画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四中全会必将围绕“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从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个维度,作出全面、系统、长远的战略部署。我们编制XX市的“十五五”规划,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做到与中央的顶层设计精准对标、同频共振,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在XX不折不扣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重大判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趋势未变”的基本面,坚定发展信心;也要清醒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
其次,要从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基础,认清新时期的机遇挑战。经过“十四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面貌最新讲话系列,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我们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XX区域和XX区域的重要节点;我们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勤劳智慧的人民群众。这些都是我们迈向未来的宝贵财富和底气所在。但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产业结构偏重、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巨大;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亟待加速;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仍有短板;生态环保任务艰巨、绿色发展的根基尚需夯实。这些问题,既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十五五”期间必须集中力量攻克的重点。我们编制规划,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这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作为主攻方向。
二、明确思路,科学擘画“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也是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始终贯穿的主线。我们要立足XX实际,紧扣时代脉搏,以系统思维和长远眼光,谋定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第一,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我们必须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加快构建具有XX特色和支撑作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对我们的冶金、焦化等传统产业,不能简单地“一退了之”,而是要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其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引进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老树”发出“新枝”。另一方面,要以前瞻布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领域,谋划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要用好全市总额5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到“十五五”末,力争我市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实现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新的水平。
第二,必须坚持协调联动,在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城乡关系、区域关系是现代化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我们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城市发展上,要高标准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实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在乡村振兴上,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特别是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把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在区域协同上,要积极融入国家和省里的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抢抓XX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机遇,以交通互联互斯为突破口,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战略对接和产业协作,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市场。
第三,必须坚持绿色转型,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上迈出新步伐。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持续深化能源革命,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特别是要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我们要让绿色成为XX最动人的色彩,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XX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第四,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特别是要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的投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要让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聚焦重点,以高质量项目支撑引领“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规划是蓝图,项目是支撑。再好的规划,如果不能落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就是空中楼阁。谋划“十五五”发展,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和硬抓手,以高质量项目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要系统谋划,做实项目储备库。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把项目谋划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来抓。要紧紧围绕我们确定的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研究、精心策划,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谋划项目不能闭门造车,要加强对国家和省里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的研究,强化上下联动与政策衔接,力争我们谋划的更多优质项目能够成功纳入国家和省级的规划“大盘子”,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们初步统计,2025年全年,我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达到144个,总投资近5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近百亿元。这个势头要保持下去,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二要突出重点,抓好关键性工程。在众多项目中,要抓住那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牵引性的关键工程,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攻坚突破。这里我特别强调两个项目:
第一个是XX-XX-XX高速铁路项目。这条设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线路,正线全长约85公里,估算总投资超过110亿元,是我市期盼已久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它的建成,将彻底打破制约我市发展的交通瓶颈,使XX真正融入全国高铁网络,实现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连接。这对于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吸引高端人才、发展文化旅游,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当前,这个项目还处在前期工作阶段。市交通运输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要成立工作专班,以前所未有的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