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镇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安排,坚持“思想淬火、实干砺能、制度赋能”三条主线,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铁军,为在我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路径蓄势蓄能。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铸魂补钙,提振干事精气神
镇党委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第一工程,突出政治训练主线,推动理论学习与业务能力“双轮驱动”,警示教育与作风养成“双向发力”,引导广大干部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是精准理论淬火,锤炼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根本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的“压舱石”,高标准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安排,组织镇政府机关57名党员干部常态化集中学习18次,领导班子带头讲党课、谈心得、明思路,推动理论学习从“有感”走向“入心”。
二是靶向业务充电,破解本领恐慌。紧盯干部“知识空白、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三个方面,构建“需求导向+精准滴灌”培训体系,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八大领域开展“业务知识大家讲”活动,累计组织集中学习10次、专题研讨4场。通过党员大会集中学、专家辅导精准学、业务骨干轮流讲等多种方式,真正把“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落到实处。
三是常态警示敲钟,筑牢廉政防线。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组织集中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典型案例汇编》,开展警示教育片观看2次、案例学习3次、专题讨论5次,覆盖镇村干部、退休老干、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等共计2700余人,聚焦“违规吃喝、打牌赌博、酒驾醉驾”等问题开展全覆盖谈话提醒,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二)聚力实干实训,锤炼攻坚硬本领
镇党委坚持以一线为考场、以实干为标尺,将干部放到群众最需要、发展最吃劲、环境最复杂的地方摔打磨砺,在重点领域、攻坚战场、民生一线中激发斗志、锻造本领,持续提升干部适应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能力。
一是下沉治理前沿,打通服务神经末梢。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赛马场”和“训练营”,全镇干部全面下沉村组开展走访,通过两个月时间走访党员、群众代表,组织召开垸组会,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成功化解30余件历史积案、处置200余起矛盾纠纷,有效防范省进京上访、集访越级等问题,形成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镇”的良好局面。
二是奔赴项目火线,扛起发展使命担当。整合“党委班子+中层骨干+青年力量”三线合力,组建产业项目、基建项目两大攻坚专班,围绕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企业帮扶等重点任务深耕细作。累计为红豪园项目协调贷款3000万元、配备变压器1台,为梅苑商业街征地清障提供全流程保障,丝瓜络种植基地项目成功落地并登上公共新闻频道,发展引擎持续加速、后劲更足。
三是奋战环境前线,擦亮美丽镇村底色。坚持兵团作战、专班推进,全镇以总支为作战单元,组建驻点干部专班,每个总支打造一个和美乡村示范点。各专班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清洁家园”行动为切口,持续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组组有变化、户户有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节节攀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聚合制度动能,激发干事主引擎
镇党委坚持以制度建设为牵引,健全“选育管用”闭环链条,打好激励、约束、关爱“组合拳”,形成干部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性循环,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活力,推动干部队伍整体焕新提效。
一是正向选育激励,树起鲜明用人导向。坚持政治标准为“硬杠杠”,将平时考核成果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旗帜鲜明树立“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今年以来,提拔1人进入党委班子、3人职级晋升、3人轮岗交流,特别在民生服务、防汛抗旱等重点任务中择优选拔实干干部,全面释放“干得好有盼头”的制度红利。
二是反向鞭策提能,倒逼干部迎难而上。坚持“管在日常、严在平时”,对履职不力、作风不实的驻点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通报批评,对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等被动村庄实施经济处罚和追责问责,以“责任清单+台账闭环”的方式逐级压实责任,有力推动“躺平式”干部“站起来、跑起来”。
三是暖心关爱到家,筑牢队伍向心之核。注重干部“身心两顾”,常态化做好关心关爱工作,协助解决婚育、家庭、意外等实际难题。成功为1名干部亲属调解经济纠纷,为2名青年干部争取关爱资金8000元,举办1场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推动“干部在镇有成长、生活在镇有温度”的工作生态全面成型。
二、存在问题
在“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推进中,我镇整体态势良好、亮点纷呈,但从纵深推进和长远发展角度看,仍面临一些制约短板,亟待在下阶段工作中持续用力、精准破题。
一是部分干部动力不足,学习劲头不够足。个别干部对思想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存在“学用脱节、学而不精”的问题,学习内容浅尝辄止、学习方式相对单一,政治素养与业务水平之间尚未形成协同提升,有的仅满足“听一听、记一记”,缺乏深度思考和自我更新。
二是锻炼平台厚度不够,实战能力有待强。尽管已建立多种锻炼机制,但实践中发现,一些干部参与重点项目、基层治理等一线攻坚任务的机会较少,任务安排仍有“重复老套路”的现象,岗位轮动、跨领域磨练的广度与深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