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2025年第二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汇报
根据县委宣传部《关于做好2025年第二季度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要求,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紧密结合财政中心工作,全面梳理第二季度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深入查摆问题短板,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第二季度以来,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三个强化”为抓手,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财政业务深度融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强化理论铸魂,在学深悟透中筑牢思想根基。局党组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先手棋”,构建“专题研学+实践践学+云端自学”三维学习矩阵,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一是高位统筹“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第二季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解读”“财政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等3个专题开展集中学习6次,其中“第一议题”学习4次,邀请县委党校专家作专题辅导2场,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作交流发言12人次,形成学习报告3篇。特别在“七一”前夕,组织党组成员赴县烈士陵园开展“重走红色财政路”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革命文物、聆听老党员讲述解放初期财政工作往事,让理论学习从“文件”走向“现场”,切实增强了班子成员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二是抓实青年干部“源头培养”。针对青年干部占比达42%的队伍结构特点,成立“青财研习社”,创新“每周微课堂+每月辩论会+每季实践行”学习模式。第二季度开展“财政青年说·我眼中的意识形态”主题讨论4期,围绕“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财政干部角色”“民生资金公示中的保密与公开”等贴近工作实际的议题展开思辨;组织青年干部到马店镇王庄村参与“惠民政策宣讲进乡村”活动,通过入户讲解耕地地力补贴、低保评定等政策,让青年干部在实践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接地气”的理解。三是创新“云端+线下”学习载体。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建立“每日积分打卡+每周晾晒排名+每月表彰先进”机制,第二季度全局人均学习强国积分达420分,在全县机关单位中排名第2;开设“财政大讲堂”线上专栏,围绕“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乡村振兴资金使用规范”等内容录制微课8期,累计播放量超5000次,有效破解了基层财政所干部因业务繁忙难以集中的学习难题。通过多维度学习,全局干部职工“四个意识”更加牢固,“两个维护”更加自觉,理论素养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强化阵地管理,在守正创新中壮大主流舆论。坚持“管建并重”原则,聚焦财政领域核心阵地,全方位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一是严格规范内部阵地。修订《县财政局宣传阵地管理办法》,明确局官网、微信公众号、机关宣传栏、会议室电子屏等7类阵地的管理责任人和审核流程,实行“内容起草—科室初审—宣传科复审—分管领导终审”四级把关制度。第二季度共审核各类宣传稿件126篇,退回修改不符合规范内容18处,其中对1篇涉及“减税降费政策效果”的稿件,因数据引用未标注来源要求补充核实,确保了宣传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创新打造特色品牌。以“阳光财政”建设为抓手,推出“财政开放日”系列活动,第二季度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走进县财政局,参观预算一体化平台、惠农资金监管中心,现场观摩“三公”经费公开流程,通过“面对面”讲解、“键对键”答疑,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3条,相关活动被《**日报》、县融媒体中心报道,阅读量超2万人次,有效提升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三是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建立“办公室+信息中心+业务股室”三方联动的舆情监测机制,安排专人每日登录县政府网站“互动留言板”、抖音“**财政”账号等平台,重点关注涉及民生资金发放、政府采购招标、财政干部作风等方面的舆情。第二季度共监测到涉财舆情7起,其中“某乡镇低保金延迟发放”问题,经核实为系统录入错误,我们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并督促乡镇财政所连夜整改,3日内完成资金发放并向当事人致歉,舆情得到妥善化解;对“财政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不实举报,迅速联合县纪委监委调查核实,及时澄清正名,既维护了干部权益,又避免了谣言扩散。
(三)强化风险防控,在精准研判中守牢安全底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财政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的“易发点”“薄弱点”,构建“排查—研判—处置—复盘”闭环机制。一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第二季度初,由局党组牵头,组织办公室、机关党委、各业务股室召开意识形态风险分析会,围绕“民生资金公示中的隐私保护”“政府采购领域的舆情传导”“干部网络行为规范”等8个重点领域,梳理出风险点15个,制定《财政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清单》,明确责任股室和防控措施。例如,针对“惠民补贴‘一卡通’信息公示”可能泄露群众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公示模板,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仅保留姓名、金额、发放项目等必要内容,既保证了群众知情权,又防范了个人信息泄漏风险。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紧盯政府债务、直达资金、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将意识形态要求融入业务流程。在政府债务管理中,除按规定公开债务限额、余额等信息外,同步做好“债务资金用途”“偿债能力”等政策解读,避免群众因信息不对称产生“政府乱花钱”的误解;在直达资金监管中,通过“一竿子插到底”的视频培训会,向基层财政干部和群众讲清“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效果怎么样”,第二季度累计开展培训12场,覆盖1200余人次;在政府采购领域,要求代理机构在发布招标公告时,同步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对投诉举报做到“即接即查、查实即办”,第二季度受理投诉5起,均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社会反馈,切实维护了市场公平和群众利益。三是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开展“财政干部网络行为规范”专题培训,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签订《网络行为承诺书》96份;建立“八小时外”社交圈信息台账,通过谈心谈话、家属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第二季度开展谈心谈话32人次,帮助解决干部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实际困难8件,有效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强化责任落实,在压实担当中凝聚工作合力。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一是完善责任体系。制定《县财政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各股室负责人直接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党建述职、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形成“明责、履责、督责、考责”闭环。二是加强督导检查。第二季度由局领导带队,对12个基层财政所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