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周密部署。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区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序幕正式拉开。做好这次换届工作,事关全区发展大局,事关基层政权巩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非凡,责任重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本次换届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与以往相比,本轮换届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和更高的标准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深刻把握。
首先,这是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组织保障。本次换届产生的村(社区)“两委”班子,任期将由三年调整为五年。这“五年之期”,与我们国家“十五五”规划周期高度重合,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五年。这五年,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基层组织强不强,基层干部行不行,直接决定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选出一个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信赖的“两委”班子,就等于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安装了强劲的“引擎”,找到了可靠的“主心骨”。反之,如果选人失察、用人失误,不仅会贻误发展时机,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给我们整体工作带来被动。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次换届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选出能够带领群众阔步迈向新征程的“领头雁”队伍。
其次,这是优化基层治理、夯实执政根基的实践检验。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力量源泉在人民。村(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两委”班子作为这个基本单元的核心,其战斗力、凝聚力和服务力,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我区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基层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防汛抗旱、信访维稳、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最终都要靠基层组织去推动、去落实。一个坚强有力的“两委”班子,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化解各类矛盾,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反之,一个软弱涣散、内耗严重的班子,不仅自身工作难以开展,还会成为各种风险隐患的“策源地”。这次换届,就是对我们基层组织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我们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的一次宝贵契机。我们必须通过换届,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三,这是顺应群众期盼、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时代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广大党员群众对“两委”班子成员的期望越来越高。大家不仅希望带头人能带领大家致富,还希望他们懂政策、善治理、能服务、讲公平。这就对我们选人的标准和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的限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选贤任能。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人选的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坚决把那些有政治劣迹、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参与组织非法活动、有拉票贿选等行为的人挡在门外。同时,要着力优化班子结构,力争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目标,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女性干部和致富带富能力强的能人,推动形成来源广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换届各项准备工作
换届工作千头万绪,准备工作是基础和前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镇街、各部门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工作做在前面,以“绣花”功夫抓好各项筹备环节,为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一要抓好源头,拓宽渠道,建强换届选举的“人才储备库”。“国以才立,政以才治”。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关键在人。解决“人”的问题,必须坚持内外结合、远近兼顾,下大力气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力量队伍。要深入实施“能人回引+本土培育”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要打好“乡情牌”“事业牌”,大力实施“归雁计划”,主动联系对接在外地的本籍企业家、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务工经商人员等优秀人才,通过政策吸引、乡情感召、事业激励,鼓励他们回乡发展、服务桑梓。组织部门要牵头建立详实的人才信息库,逐一分析研判,对有回乡任职意愿且符合条件的,要重点关注、重点培养。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地实际,深挖内部潜力,大力实施“雏鹰培育”工程。要注重从现有村组干部、年轻党员、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村官中发现和培养好苗子,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压担交责等方式,让他们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实行“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库、区级备案”,确保每个村(社区)都储备至少2-3名素质好、有潜力的后备人选,从根本上解决“无人可选、选不优人”的问题。
二要抓好排查,摸清底数,扎实开展“四清”专项行动。换届前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是打好主动仗、防范化解风险的前提。根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我们必须在全区范围内立即启动并扎实推进以“清底、清账、清访、清风”为主要内容的“四清”专项行动,为换届营造一个干净、透明、稳定的环境。
“清底”是基础。各镇街要组织精干力量,由班子成员带队,对所辖村(社区)进行一次“地毯式”的走访调研。要全面摸清现任“两委”班子的运行状况、履职表现、群众评价;全面摸清村(社区)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状况;全面摸清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主要诉求和对换届的真实想法;全面摸清各类人才资源特别是潜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村一情”分析报告,建立详实的工作台账,真正做到班子情况清、村情民意清、矛盾问题清、人选储备清。
“清账”是关键。财务问题是基层最敏感、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导火索。我们必须坚持“先审计、后换届”的原则,由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对所有村(社区)特别是主要干部即将离任的村(社区),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重点要放在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惠农资金发放等方面,审计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全体村民(居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于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快查严处,绝不姑息,确保给群众一个“明白账”,给干部一个“清白身”。
“清访”是保障。稳定是换届工作的第一责任。要建立健全纪检、政法、信访、公安、司法等多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联合排查化解机制。要对历年来涉及农村的信访积案、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一次“大起底”,特别是对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宗族派系矛盾、征地补偿纠纷、邻里边界纠纷等,要建立台账,逐一研判,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提前介入、主动化解,力争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严防在换届期间激化升级,为换届选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清风”是核心。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宣传栏、村民(居民)会议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纪律,特别是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十个严禁”“十不准”等要求,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组织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刻剖析近年来查处的拉票贿选、破坏选举等典型案例,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敬畏、存戒惧、守规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风气。
三要抓好整顿,攻坚克难,全力整治重点难点村社。换届工作的难点和风险点,往往集中在少数基础薄弱、矛盾突出的软弱涣散村和难点村。这些村的状况直接影响换届工作的整体成败。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这些重点难点,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挂牌督战、专班攻坚。要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即“一名区级领导联村、一个区直单位包扶、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一套专项方案整治”。区级领导要亲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