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庆祝建党104周年大会交流发言材料汇编(4篇)

生态环境部庆祝建党104周年大会交流发言材料汇编(4篇)

目录

    1.创建“四坚持、四强化”支部工作法 以优良作风推动督察工作行稳致远 2
    2.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以党建引领打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主动战 5
    3.上好三门课走好新征程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4.守好质量“生命线”磨砺监测“标准尺” 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充分彰显党员先进性 13

创建“四坚持、四强化”支部工作法 以优良作风推动督察工作行稳致远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体制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4月28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正式颁布,进一步明确了督察的政治属性。华北督察局第六党支部抓好“四坚持、四强化”支部工作法,以党建引领督察,以督察促进党建,推动支部党建和督察业务深度融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为基层减负作为督察的“生命线”, 坚持以优良作风推动督察工作行稳致远。
    坚持政治引领,不断强化督察政治属性
    党支部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运用“四步法三清单”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从政治上看待生态环境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理论指导实践, 党支部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作为督察重中之重,定期开展盯办督办,努力推动地方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督察为民初心
    督察既要顶天,更要接地气。党支部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心中的大事,每年选取几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抓到底,直至推动解决,不断培养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在督察实战中,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督察重点,开通群众举报投诉电话信箱,向地方转办群众来诉来访,盯紧办理,定期回头看。本次内蒙古中央环保督察,共转办生态环保类举报1600余件,有力推动解决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坚持夯实基础,不断强化支部能力建设
    支部开展“我给支部提建议”“人人讲党课”等活动,支部书记每季度与青年干部谈心谈话,推进落实督察业务骨干和年轻干部“一帮一”计划,注重在一线锻炼提升督察干部的政策把握、调查取证、沟通协调、文字综合等素质能力。持续实施“轮值助理召集人”制度,突出每名党员的主体地位,树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负责”鲜明导向,提高党员责任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提升党支部建设的“温度”和“尺度”。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事业的感召下,
    支部党员干部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冲锋在督察一线,每年平均出差超过150天,个别同志超过180天,履职担当、勇于作为,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查处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力推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
    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强化纪律作风建设
    党支部不断筑牢廉政防线,主动研究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清单,梳理廉政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每月支部党员大会上专设“廉政教育提醒”环节,进行日常廉政教育,每逢节假日、督察进驻前等关键节点,落实“出差电话廉政提醒”制度,以召开大会、发送微信消息等方式进行廉政提醒, 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次督察期间,正值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加入到督察临时党支部,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细化到督察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以往的督察中,督察组经过一天的工作,晚上向地方转交资料调阅清单是经常有的事。为进一步减轻地方负担,避免基层干部熬夜接收任务,我们这次主动进行修改,在早上9点前转办资料调阅清单。同时,我们最大限度减少谈话对象和陪同人员,简化督察接待保障,专门制定禁止多头调阅、非保密资料不见面等6条措施。通过完善方式方法,简化工作流程,基层同志负担轻了、时间足了、步子快了,赢得基层单位的普遍好评。
    如果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一把出鞘的利剑,那么作风建设就是磨刀石,有了作风建设的磨砺,我们的斩污利剑就会更加雪亮,更加锋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锤炼过硬作风,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党旗的指引下,高擎督察“利剑”,守护绿水青山,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做出新的贡献!
    

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以党建引领打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主动战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是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养、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宣教司党支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党建引领破解宣教工作难题,以改革创新重塑宣教业务格局,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下面,我结合支部以党建引领业务创新,在生态环境宣传领域的三个变化,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
    第一个变化,传播之变:用百姓语言讲述美丽中国故事,让生态文明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播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通俗化。站稳人民立场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关键所在。部领导高度重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 金龙书记、润秋部长等部领导率先垂范,接受采访、出席发布会,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述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两张滤膜的对比展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迹”, 增强了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和可信度,坚定了公众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和决心。
    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为载体,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力求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自觉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党支部开展“大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发动党员干部深入思考如何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讨论,大家形成共识,新闻发布要“接地气”,要善说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专业性强、公众难理解的概念和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通过鲜活的案例和故事降低专业门槛。例如,用塑料袋、太阳能热水器等日常实例解释“碳足迹”;借用“在天为佛,在地为魔”的通俗比喻,让公众理解臭氧层保护与臭氧污染治理的区别。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宣传的主战场,意识形态斗争的第一线。支部党员深入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以短视频、直播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我们启动了精品短视频工程,在部政务新媒体开设“‘两山’回响”栏目,已联合地方省厅推出“苏州河蝶变”“太湖边的‘鸟叔’”等10期短视频,邀请老百姓讲述身边的环境变化和获得感,网
    络播放总量突破1亿次,让社会公众真切体会到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巨大成效和付出的艰辛努力,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第二个变化,六五之变:打好“组合拳”,奏响美丽中国最强音,让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可感可知
    20XX年、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致信六五环境日,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支部召开动员会,把组织好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作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政治任务,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凝人心、聚力量,党员同志冲在前、干在先,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一系列创新举措,推进六五环境日宣传提质增效:我们将六五环境日拓展为美丽中国宣传周,让国家主场活动成为“中心舞台”;增设《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环节,通过10组数据直观展现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策划“从这里看见美丽中国”特色板块,邀请六位不同行业的普通人分享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故事,用“沾泥土、带露珠”的真心话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开展“大地文心”活动,让作家记者“下基层”,深入一线采风创作,记录美丽中国的鲜活模样;把外媒外嘴“请进来”,实地探访缙云山、民主村等地,切身感受美丽中国的建设成效,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同时,我们还与新闻媒体、社交平台、生活类APP等广泛合作,首次在央视
    推出1小时的六五环境日特别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纷纷开展专题报道,全网新闻报道近24万条。高德、哈啰单车等APP开展“寻找美丽中国低碳达人”活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黄金商圈的户外大屏展
    播主题海报和精品短视频,六五环境日线上线下传播覆盖人数超过6.5亿人次, 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实现了“小屏出圈、大屏出彩”,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三个变化,行动之变:全民参与汇聚绿色力量,让生态文明实践扎根基层开花结果
    20XX年、20X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给环保志愿者回信,勉励大家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党支部集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支部党员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投身志愿服务活动,赴有关部委、高校、地方开展调研,主动与业务司局深入探讨交流。经过多轮调研与思想碰撞,成功推出“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出台实施方案,指导黄河流域九省(区)、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开展志愿服务联动, 发布2025年志愿服务清单,有效推动供需对接,助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无废城市”建设。如今,3500万生态环境志愿者、30余万支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环保宣讲、巡河护河、净滩行动、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美丽乡村建设一线,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已成为传播绿色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新闻宣传的话语创新到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的破圈出彩,再到志愿服务的全民动员,背后是支部以党建引领破解业务难题的坚定决心,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担当作为的生动写照。2024年,我部新闻发布工作被中宣部评为优秀, 宣教司党支部被命名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方式,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汇聚全民力量。
    

上好三门课走好新征程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气候司党支部获评“四强”党支部,并被推荐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 党支部,是部党组对我们的关心和肯定,更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下面,围绕“上好三门课,用足三种力”,汇报近年来我司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的做法和体会。
    上好“铸魂”思政课,以思想伟力凝聚改革“向心力”
    气候司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抓手,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干事创业凝聚“向心力”,为应对风险挑战守住“定海针”。
    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也是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碳市场建设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此,我们建立党员攻关改革小组,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破冰前行、改革攻坚,牵头组织近40家单位开展专项研究,历经跨部委协调百余次,论证文件千余份,高质量、高标准起草关于碳市场建设的重要文件。同时,我们乘势而上,推动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重要文件起草和碳市场扩围工作推进过程中,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协调各方,以干成事为最终目标,以“低姿态”和“大格局”广做各方工作,让党的旗帜始终飘扬在改革攻坚的第一线。
    上好“砺剑”党性课,以斗争精神熔铸铁军“生命力”
    党章要求“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关键时刻,支部就是堡垒,党员就是旗帜。
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谈判异常艰难。在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大国博弈加剧、各国互信缺失、多边进程前景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代表团成立临时党支部,让“业务推进到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支部班子就是“前线指挥部”,党员骨干就是“尖刀连”。面对驻地偏远、议程密集、分歧巨大等挑战,谈判代表们舍小家为大家,发扬铁军精神。谈判冲刺阶段,许多同志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甚至连续奋战二三十小时不眠不休!一杯凉水、一碗泡面、一方地板,支撑着极限压力下的执着坚守。凭借“事事能托底”的责任意识、“须臾不懈怠”的工作劲头和“踏石留印铁杵磨成针”的过硬作风, 我们夜以继日磋商斡旋,在维护公约基石、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反对单边主义、捍卫我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利益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