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在XX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为民而战的持久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真抓实干、真改快改,坚定不移地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确保取得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扎实成效。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打赢集中整治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
    自今年X月全市集中整治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同向发力,整治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整体态势向上向好。
    一是惩治力度持续加大,高压震慑效应初步显现。我们坚持以雷霆之势惩治腐败,以零容忍态度纠治歪风,形成有力震慑。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超过4900条,立案审查调查45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超过3000人,其中留置344人、移送司法机关289人。通过强有力的办案突破,我们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约6.66亿元,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查处,一批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被严肃惩治,释放了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二是整治领域不断拓宽,民生痛点堵点得到有力疏通。我们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治。在教育领域,我们严肃查处了校外违规培训、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等问题,有效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在医疗卫生领域,我们重拳整治了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欺诈骗保等行业顽疾,推动了医德医风的持续净化。在养老社保和住房保障领域,我们聚焦政策落实中的优亲厚友、违规审批等问题,清理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确保了公共资源的公平善用。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领域,我们加强了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发放等环节的监督,守护好了老百姓的“钱袋子”。这些工作的开展,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了更多角落。
    三是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整治成效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系列扎实举措换来了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近期开展的专项民意调查,超过九成的受访群众对本次集中整治工作表示支持和肯定,群众满意度较整治前提升了19个百分点。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这两个重点领域,群众反映的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显著减少,相关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了30%。在一些基层社区,通过整治,一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如保障房分配不公、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使用不透明等,得到了有效化解。这些积极变化,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效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问题积弊甚深、盘根错节,整治起来难度很大;一些腐败行为更加隐蔽、手段不断翻新,发现和查处的难度在加大;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责任落实存在“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查处一案、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对此,我们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一刻不停地把集中整治引向深入。
    二、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链条,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看似小事,实则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是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的“最大祸害”。抓好集中整治,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大考验。
    第一,必须把政治属性摆在首位,深刻认识集中整治是“为人民而战”。这场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赢得群众信任支持的政治高度,来审视和推进这项工作。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级领导同志,要发挥好“头雁效应”,不能只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要多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插基层、直奔现场,主动到问题多、矛盾大的地方去,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实打实了解群众疾苦,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中找准问题症结、推动问题解决。
    第二,必须把责任落实贯穿始终,拧紧“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责任螺丝。集中整治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在责任落实。各县区、各部门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必须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定期研究调度、亲自部署推动、一线督促落实。要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懈怠思想和“与己无关”的看客心态。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自己分管领域和部门的整治工作负总责,主动认领任务,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对那些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群众意见大的单位,要及时约谈提醒;对失职失责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真正让责任链条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第三,必须把压力传导落到末梢,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此次整治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压力传导机制,将责任和压力一级一级传导下去,直至最基层的站所、村居。要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的再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督促其履职尽责。要鼓励和支持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让那些想动“歪脑筋”、伸“黑手”的人无所遁形。
    三、聚焦办案突破、保持高压震慑,始终保持惩贪治腐的凌厉攻势
    查办案件是集中整治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最有力的震慑。没有办案的突破,整治就容易流于形式,就无法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一要突出查办重点,在攻坚克难上再加力。要紧盯重点领域,聚焦那些发生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力量,严查快处。要紧盯关键环节,聚焦项目审批、资金拨付、资源分配、执法司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深挖彻查背后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问题。要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对那些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的典型案件,要提级办理、挂牌督办,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坚决拔掉一批“钉子户”,清除一批“污染源”。
    二要拓宽线索来源,在深挖细查上再加力。问题线索是案件的源头活水。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主动出击,加强与审计、信访、巡察、政法等单位的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的线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彻底打消“家丑不可外扬”的顾虑,履行好行业监管职责,对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必须第一时间主动移送,决不能内部消化、大事化小。要运用好大数据、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碰撞比对、关联分析,从中精准发现隐藏的腐败踪迹。
三要全力追赃挽损,在维护群众利益上再加力。开展集中整治,不仅要把腐败分子绳之以法,更要最大限度地追回被侵占的国家和群众财产。这直接关系到整治工作的成色和群众的切身感受。要把追赃挽损贯穿于案件查办全过程,算清每一笔“政治账”和“经济账”。办案部门从一开始就要同步部署追赃工作,穷尽一切合法手段,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对于已经外逃的,要加强国际合作,织密“天网”,绝不让腐败分子在海外逍遥法外、享受赃款。追回的资金和资产,要依规依法及时返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果。据统计,有的地方仅半年时间就追回资金457万元,有的地方一年追缴退缴资金高达1.62亿元,这些都说明追赃挽损大有可为,我们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