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情况分析研判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情况分析研判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盘点当前我镇村级班子建设和后备人才储备的现状,精准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系统性、前瞻性的安排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集中会诊”,也是一次“工作部署”,更是一次“战前动员”。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两委”班子的强弱、后备力量的储备,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速度与质量,更关系到我镇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稳定大局。全镇上下务必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紧抓实抓好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政治任务。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现状,清醒认识肩负的时代重任
近年来,镇党委始终把建强村级组织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持续用力、常抓不懈。全镇各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干部一道,团结带领群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一系列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班子运行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根据近期我们组织的全覆盖摸排和综合评估,全镇29个村“两委”班子的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发展并不均衡。我们的评估体系涵盖了“班子建设、履职能力、工作实绩、作风建设、群众评价”等六大核心维度、三十余项量化指标。从评估结果来看,大约70%的村班子被评为“好”,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能够有效推动各项工作;20%的班子被评为“中”,能够维持日常运转,但开拓创新能力不足,工作亮点不多;另有大约10%的班子被评为“弱”,存在班子不团结、服务意识差、发展思路不清、群众满意度不高等突出问题,这几个被评为“弱”的村,就是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和整顿的对象。
在后备力量储备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通过实施“归雁计划”“青苗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我们初步建立了一个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的后备人才库。截至目前,全镇共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50余人。这支队伍呈现出“一降一升”的良好态势:平均年龄下降至34.8岁,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占比超过了50%;学历层次普遍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了91.6%,彻底改变了过去后备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局面。这为我们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成绩面前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现状之下我们更需保持清醒。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我镇部分村“两委”班子的运行状态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的后备力量储备与实现村级组织的平稳过渡和长远发展相比,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脉问诊,找准症结,为下一步的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聚焦短板,深挖根源,精准把握面临的风险挑战
通过刚才的通报和大家的交流,问题已经摆在桌面。我们不仅要看到“症状”,更要深挖“病根”。综合来看,当前我镇村级组织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风险挑战:
第一,班子结构不优,整体合力有待增强。部分班子成员年龄、知识、能力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缺乏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头雁”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村党组织书记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在班子中威信不高,导致班子凝聚力、向心力不强,甚至存在“两委”不合、内耗严重的现象。个别班子成员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欠缺,工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影响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推进。
第二,能力本领恐慌,履职效能有待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些村干部出现了“本领恐慌”,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还停留在过去的老路上,习惯于“等靠要”,满足于当“收发员”“传声筒”,对于如何谋划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等新课题,感到束手无策。服务群众的能力也有待加强,有的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习气较重,与群众的感情淡了、距离远了,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第三,后备力量“储”与“用”脱节,源头活水仍显不足。我们的后备人才库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在“育”和“用”的环节上还存在短板。一些后备干部被“储而不用”,长期处于“挂名”状态,缺乏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平台和机会,导致其政治素质、治理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动态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对后备干部的跟踪考察、定期评估、有进有出做得还不够,一些不合格的人员没有及时调整出去,一些优秀的人才没有及时吸纳进来。同时,部分偏远村庄、经济薄弱村,依然面临着“选人难、育人难、留人难”的困境,人才的“源头活水”还不够充沛。
第四,监督机制虚化,权力运行存在风险。从调研情况看,少数村庄的权力运行监督还存在薄弱环节。“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存在程序简化、内容选择性公开等问题。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探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一些村监会成员碍于人情面子,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监督职能被虚化、弱化。我们虽然编制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但有的村并未真正做到“照单用权、按图操作”,导致村级工程项目、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仍然存在廉政风险。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不仅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更会侵蚀党的执政根基。
三、明确任务,靶向发力,奋力开创基层治理崭新局面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责任。针对以上分析的短板与挑战,全镇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拿出务实管用的硬招实招,以“钉钉子”精神逐项破解,确保在下届换届前消除风险、补齐短板、建强队伍。
第一,要以“固本强基”为目标,全面建强村级组织“战斗堡垒”。我们要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评定为“好”的班子,要支持他们打造示范标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中”的班子,要帮助他们找准差距、明确方向,激励他们争先进位;对“弱”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