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盘活资源创新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盘活资源创新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我县在盘活闲置资源、创新产业模式方面的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主要领导同志,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和企业代表等。刚才,*镇、*街道以及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作了汇报发言,他们结合各自实际,分享了在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村企联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盘活资源创新产业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而盘活闲置资源、创新产业模式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县不少农村地区出现了土地闲置、产业薄弱等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像*镇沙湾村那样,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创新村企联建模式,实现了村强民富,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从全县范围来看,目前我县农村闲置土地面积较大。据统计,全县农村闲置宅基地约万平方米,闲置耕地约亩,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约*亩。这些闲置资源就像“沉睡”的资本,只要我们加以有效盘活,就能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同时,创新产业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例如,“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地难题和原材料供应问题,又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实现了多方共赢。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盘活资源、创新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增进农民福祉的有效途径。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为我县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总结成功经验,坚定盘活资源创新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
近年来,我县在盘活资源、创新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除了刚才*镇*村介绍的经验外,还有不少乡镇和村也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子。
乡村依托当地丰富的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他们将闲置的山林土地承包给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草药、养殖生态鸡等。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了周边*多户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元以上。同时,*合作社还利用山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了农家乐、采摘园等,每年接待游客*万人次,为村集体带来收入*万元。
*镇*村则利用闲置的旧校舍和厂房,引进了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企业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的产品畅销省内外。该企业不仅解决了当地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与农户签订了长期的农产品收购协议,保障了农民的稳定收入。*村集体通过出租闲置校舍和厂房,每年获得租金收入万元,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这些成功的案例充分证明,只要我们思路正确、方法得当,盘活闲置资源、创新产业模式完全可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我们要从这些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勇于探索,不断开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局面。
三、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盘活资源创新产业各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盘活资源、创新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底,全县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率达到*%以上,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乡村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达到*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摸底排查,建立闲置资源台账。要组织力量对全县农村的闲置土地、闲置房屋、闲置厂房等资源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详细掌握其数量、位置、产权状况等信息。建立健全闲置资源台账,实行分类管理、动态更新。对于产权清晰的闲置资源,要积极引导其进入市场流转;对于产权不清晰的,要加快产权确权登记工作,为资源盘活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强对闲置资源的保护,防止在盘活过程中出现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在摸底排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确保排查工作全面、准确、无遗漏。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闲置资源台账信息录入全县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促进资源的高效对接。
(二)创新盘活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根据不同类型闲置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创新盘活模式。对于闲置土地,要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心农场”等模式,发展特色种养、观光农业等产业。例如,我们可以借鉴沙湾村的经验,鼓励企业和合作社流转闲置耕地,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同时,开发“开心农场”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认领种植,增加村集体收入。对于闲置房屋和厂房,要结合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进行改造利用。可以将闲置的农房改造成民宿、农家乐、乡村客栈等,发展乡村旅游;将闲置的厂房改造成文创产业园、手工作坊等,培育新兴产业。此外,还可以通过租赁、转让、入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闲置资源的盘活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乡村发展活力。要立足我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围绕粮食、蔬菜、水果、畜禽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同时,要积极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培育特色产业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认证和包装,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乡村旅游节等活动,提高我县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农业专家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优良品种和高效种植养殖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要加快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