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发言:学深悟透会议精神核心要义,牢牢把握政法工作服务城市发展的时代坐标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融入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全过程、各领域。因此,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首要在于把握这一根本立场和价值导向。这不仅为我们开展城市工作确立了基本遵循,也为政法机关在护航城市发展中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价值取向提供了根本指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法治是根本保障,安全是基本前提,政法工作在这一伟大进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肩负着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的神圣使命。
一、深刻领会新成就新经验,筑牢思想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系统总结的经验弥足珍贵: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确保城市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核心理念,深刻践行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是科学方法,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系统观念,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尤其需要我们深刻理解“有机生命体”的重要内涵,这意味着城市如同生命一样,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对于政法工作而言,必须摒弃孤立、静止的思维,从维护整个城市“肌体”健康运转的角度,去审视和解决影响城市安全稳定的各类风险隐患。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城市安全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维护城市政治安全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确保城市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保障人民安宁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城市领域政法工作始终与党中央要求同频共振。
二、精准把握新形势新挑战,增强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揭示了城市工作面临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逻辑的深刻转变,蕴含着大量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会议明确指出要适应“五个转变”:发展理念更重以人为本、发展方式更重集约高效、发展动力更重特色发展、工作重心更重治理投入、工作方法更重统筹协调。这“五个转变”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我们政法机关,这意味着风险防范化解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随着城市发展重心转向存量阶段,城市更新、基础设施老化、新老城区差异、社会结构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等带来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要求政法机关必须更加关注解决民生痛点、治理难点、安全堵点;城市人口密度大、要素高度聚集、信息传播迅速,使得各类风险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和“链式反应”特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复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深刻把握城市安全风险的阶段性、结构性、趋势性特征,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充分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