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公路汛期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公路汛期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公路汛期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防汛工作部署,总结今年入汛以来我市公路防汛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气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公路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刚才,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县公路局就汛期公路安全保障工作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提出了针对性措施,讲得都很到位,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公路汛期安全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公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是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汛期公路安全直接关系到交通畅通、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是必须扛牢抓实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践行初心使命、保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公路汛期安全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今年入汛以来,我市遭遇了多轮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引发了山洪、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给公路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市汛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2成,降雨集中期可能出现持续性暴雨过程,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增大,公路防汛形势异常严峻。从历史数据看,近五年来,我市汛期因暴雨引发的公路阻断事件年均达3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800万元,其中年月的特大暴雨导致全市*条国省干线、*条县乡公路中断,座桥梁受损,经过天的全力抢修才恢复通行,给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严峻的汛情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路防汛工作,坚持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各级公路部门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入汛以来,全市累计处置道路阻断事件6次,完成隐患整改79处,组建应急队伍23支573人,储备编织袋22370余个、水泥325吨、碎石2580立方米等物资,配备推土车2台、装载机9台等设备,为公路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5月23日南岳衡山路段发生塌方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仅用5小时就完成了抢通工作,保障了道路的及时畅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辛勤付出和密切配合,值得充分肯定。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公路汛期安全保障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部分路段安全隐患排查不够彻底,一些隐蔽性较强的边坡滑塌、路基沉降等隐患未能及时发现;二是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突发性灾害,部分基层单位应急响应不够迅速,抢险设备和物资调配不够高效;三是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公路、气象、交警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处置还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四是部分老旧桥梁、隧道的抗灾能力较弱,难以承受强降雨和洪水的冲击。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坚决守住公路安全度汛的底线。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扎实有效的措施筑牢公路汛期安全防线
    做好公路汛期安全保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重点路段、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公路抗灾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确保汛期公路安全畅通。
    (一)全面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隐患排查是防汛工作的基础,只有把隐患找准找全、整改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各级公路部门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一是明确排查范围和重点。要将全市所有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桥梁、隧道、涵洞、边坡、挡墙等全部纳入排查范围,重点排查临水临崖路段、地质灾害易发路段、长大桥梁隧道、急弯陡坡路段以及历年水毁严重路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一隐患一档案”,明确隐患类型、位置、风险等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是创新排查方式方法。要综合运用人工排查与无人机航拍、地质雷达探测等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隐患排查的精准性和效率。对一些高风险路段和复杂构造物,要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同时,要充分利用日常巡查、养护作业等时机,加强对公路设施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新增隐患。
    三是狠抓隐患整改落实。要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要立行立改;对需要一定时间整改的,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措施,落实专人负责;对短期内难以整改的重大隐患,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加强监测预警,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出各类公路安全隐患120处,其中重大隐患5处,已完成整改95处,剩余25处正在加紧整改中,预计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
    四是建立长效排查机制。要将隐患排查纳入日常养护管理体系,实行定期排查与动态排查相结合,建立“排查—整改—复查—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要定期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防止隐患反弹回潮。同时,要结合公路养护工程,对排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系统治理,从根本上提升公路的抗灾能力。
    (二)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处置是应对汛期公路灾害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灾害损失的大小和道路恢复的快慢。各级各部门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全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要结合我市公路实际和汛期特点,修订完善公路防汛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制定不同等级灾害的应急处置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同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实战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已组织开展公路防汛应急演练15次,参与人员达8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充实应急抢险队伍力量,组建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必要的抢险装备和物资。要加强应急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抢险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水平。同时,要建立应急队伍联动机制,加强与消防、武警、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应急抢险合力。目前,全市已组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23支573人,储备了充足的抢险设备和物资,具备了较强的应急抢险能力。
    三是做好应急物资储备。要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科学合理储备应急物资。要根据不同路段的灾害风险等级,在重点区域、关键节点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快速调配。要定期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完好有效。今年,全市已储备编织袋22370余个、水泥325吨、碎石2580立方米、救生衣500件、抽水泵30台、推土车2台、装载机9台等应急物资和设备,能够满足一般险情的处置需求。
    四是强化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汛期值班人员在岗在位、通讯畅通。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一旦发生公路阻断、塌方等险情,要第一时间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要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获取雨情、水情、汛情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入汛以来,全市已发布各类预警信息200余条,为公路防汛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
    (三)全面加强重点路段和设施防护
    我市地形复杂,山区公路占比较大,部分路段地质条件恶劣,汛期极易发生滑坡、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各级公路部门要针对这些重点路段和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护加固,提高抗灾能力。
    一是加强临水临崖路段防护。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要增设防护栏、防撞墩、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提高道路的安全防护水平。要对边坡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采取削坡减载、设置挡土墙、锚杆锚索等工程措施,防止边坡滑塌。今年计划对全市公里临水临崖路段进行安防工程改造,目前已完成公里,剩余部分将在汛期前全部完工。
    二是强化桥梁隧道安全管理。要对全市所有桥梁、隧道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桥梁支座、伸缩缝、墩台基础和隧道衬砌、围岩、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要加强对老旧桥梁、危桥的监测和养护,采取限载、限行等措施,必要时进行封闭交通,确保桥梁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隧道,要及时进行维修加固,完善通风、照明、消防等设施,保障隧道通行安全。
    三是做好公路排水系统维护。要对公路边沟、排水沟、涵洞等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清理和疏通,确保排水畅通。要检查和修复损坏的排水设施,增设必要的排水口和截水沟,防止雨水淤积浸泡路基。对易发生内涝的路段,要制定专项排水方案,配备抽排水设备,确保汛期不出现严重积水现象。入汛以来,全市已清理边沟公里、涵洞座,修复损坏排水设施*处,有效提升了公路的排水能力。
    四是加强路面和路基养护。要及时修复路面坑槽、裂缝等病害,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造成路面塌陷。要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对出现沉降、滑移的路段,要及时采取注浆、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理。要加强对公路附属设施的维护,确保标志标线清晰、防护设施完好,为车辆和行人提供安全的通行环境。
    (四)全面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格局
    公路汛期安全保障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强化信息共享,共同做好公路防汛工作。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公路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气象、水文、应急、公安交警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雨情、水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