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县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行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在全县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增强活动实效,经研究,决定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行动。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关于“作风建设深化年”的总体部署,聚焦建设“宜居xx”、实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四感”)提升目标,以“三亮三强”(亮身份强使命、晒承诺强担当、作表率强作为)为主线,推动党员干部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牢记初心使命。通过建立“承诺—践诺—评诺”闭环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将身份亮在一线、承诺晒在明处、表率做在实处,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新篇章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二、目标任务
    全县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行动从2025年7月1日开始,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活动,使每位党员干部牢记为民宗旨,切实转变作风,发挥模范作用,接受群众监督。
    三、活动内容
    1、亮身份。为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亮出身份、树好形象,全县将全面推行“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行动。具体而言,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多样化载体让党员身份“看得见、摸得着”:所有党员在工作期间及参与志愿服务、重大项目攻坚等重要活动时,必须规范佩戴党徽,确保党徽端正佩戴于左胸显著位置,时刻提醒自身使命担当;在机关科室、服务窗口等岗位,统一张贴“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标牌,在重点工作片区划定“党员责任区”并公示责任清单,让党员责任范围一目了然。尤其针对县直机关窗口服务岗位,实行“双亮明”制度:工作人员除佩戴统一制式党徽外,必须在工位显著位置摆放包含个人信息的标识牌,严格落实“五公开”要求——公开佩戴标准工作照,确保群众对人对岗;公开姓名及所属党支部,明确党员组织归属;公开具体职责及职务分工,让群众知晓服务范围;公开办公电话及监督热线,方便群众联系沟通;公开作风建设个人承诺,内容涵盖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具体事项,杜绝模糊表述。为强化社会监督,全县将通过政务公开栏、县政府官网“作风建设专栏”、县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全文公示《xx县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八项承诺》,并同步公布监督举报渠道。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千名干部作风建设公开承诺”活动,其中行政中心主会场活动定于7月1日上午举行,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宣誓并签署承诺书,现场设置“承诺墙”展示践诺决心。各单位还将结合实际开展“承诺进社区”“承诺到田间”等延伸活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公开承诺转化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自觉接受监督,以实际成效彰显党员先进性。
    2、作表率。在“亮身份、作表率”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六个表率”为标杆,在各领域树立先锋形象。
    一是作学习的表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建立“每日1小时自学、每周1次集中研讨、每月1次心得交流”的学习机制,带头钻研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业务骨干传帮带”等形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能力,例如在处理信访纠纷时,能熟练运用《信访工作条例》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真正做到学用结合、以学促干。
    二是作敬业的表率。要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重大项目攻坚中主动认领“硬骨头”任务,在征地拆迁、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冲锋在前。建立“岗位建功清单”,明确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和季度攻坚任务,像对待产业园区建设这类关键项目,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每项工作落地见效,用实绩诠释担当。
    三是作务实的表率。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不搞“盆景式”走访。在政策制定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如制定乡村振兴帮扶措施时,要实地了解农户需求,确保补贴发放、项目安排等举措符合实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赢得群众信任。
四是作服务的表率。推行“一线工作法”,每月至少用5天时间深入村组、企业和社区,建立“民情日记”记录群众诉求。针对留守儿童入学、企业用工短缺等问题,主动对接教育、人社等部门协调解决;在老旧小区改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