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分析当前我们*镇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前期工作,并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更事关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我们必须以清醒的头脑、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坚决遏制此类犯罪的高发态势。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专项治理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反诈斗争正处于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网络诈信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战果,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破获案件数量已超过173.9万起。特别是随着对境外诈骗集团的毁灭性打击,全国的立案数和群众损失在今年初呈现出可喜的下降趋势。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国形势的好转不代表局部地区可以高枕无忧。对我们*镇而言,反诈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容有丝毫松懈。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镇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7起,群众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80余万元。这个数字背后,是47个家庭的血汗钱被席卷一空,是一些群众因此陷入生活困境。更令人揪心的是,诈骗分子正将黑手越来越多地伸向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近期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受骗群体中,留守妇女、独居老人和涉世未深的学生占比超过了60%。就在今年5月,我镇*村的一位村民就因陷入虚假投资理财骗局,被骗走了17万余元的养老钱。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是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公然挑战,更是对我们社会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反诈工作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这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群众的“钱袋子”守不住,我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就无从谈起;社会的诚信体系被侵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全镇上下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投入到这场人民战争中去。
    二、肯定成绩,正视不足,精准把握当前工作的短板与弱项
    自“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在座的各单位、各部门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充分肯定。我们的公安干警冲锋在前,连续作战,破获了一批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为群众挽回了一部分经济损失。各金融机构积极落实“源头阻断”责任,严格执行开户审核与风险分级管理,成功拦截了多起可疑转账。三大通信运营商也认真履行“通道治理”职责,在实名制登记、涉案号码关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奋斗的结果。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敢于直面问题、正视不足。当前,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和弱项:联防联控的壁垒依然存在。警、银、信三方虽然建立了初步的协作关系,但在信息共享的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数据信息仍未完全打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预警预防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大打折扣。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在各自为战,未能形成“一盘棋”的强大合力。主动预防的手段相对乏力。我们的工作模式在很多情况下仍停留在“事后打击”,即案件发生后才介入侦办,群众的损失已经造成,挽回难度极大。如何将防线前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是我们必须攻克的难题。,源头管控的链条存在薄弱环节。银行方面,如何更精准地识别伪冒开户和异常交易,如何提升一线柜员劝阻拦截的实战能力,仍是巨大挑战。通信运营商方面,如何有效治理虚拟号码、网络改号等技术难题,彻底斩断犯罪分子的通信链条,也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宣传教育的覆盖仍有盲区。尽管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但诈骗手法迭代更新速度快,我们的宣传内容和方式有时跟不上变化。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和特定易受骗人群的“精准滴灌”式宣传还不够深入,未能真正入脑入心,导致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骗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聚焦关键,协同发力,坚决打赢反诈人民战争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针对上述短板,我们必须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聚焦关键环节,推动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此,我提四点要求:
    第一,要全力构建“一体化”的情报研判体系。信息壁垒必须被彻底打破。我提议,由镇政法办牵头,公安派出所、各银行网点、各通信营业部立即成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工作专班。要建立一个高效、即时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公安机关掌握的涉诈风险类型、银行监测到的异常资金流水、运营商发现的可疑通联数据进行整合碰撞、同步研判,实现从“被动接收线索”到“主动挖掘预警”的转变。
第二,要全面激活“一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