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党员干部管理的经验材料
在新时代发展的关键进程中,**县针对干部队伍中长期存在的诸如人才储备不足、能力参差不齐、工作态度不积极、执行能力不强等问题,大力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对接省、市干部管理的“五大提升规划”,精心构建“选培考用”全流程体系,在2025年分四个阶段有条不紊地优化干部配置达***人,一批有担当、有能力、有作为的党员干部得到重视与任用,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事业发展的热情、决心得到充分激发,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市东南部、**山脉延伸地带、**河下游,距离省会城市***公里,是兼具山区、革命老区特征且临近重要水域的区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保护任务,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包含*个镇、*个乡,***个行政村与**个社区,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近年来,**县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力聚焦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福祉增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年*月完成了关键发展指标的突破,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
二、主要做法
**县在党员干部管理过程中,遵循“一全面”“二并重”“三聚焦”“四创新”的原则,高效且优质地完成了干部管理工作。
(一)“一全面”,实现干部全面评估
干部评估是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县针对部分地区干部评估中存在的“个别领导主导评估”“干部考察是组织部门单方面工作”“考察走过场、缺乏严肃性”等现象,以及由于“关系人情”而对评估对象未严格筛选、凭借熟人关系、地域关系、工作关系、同学关系、爱好关系等“关系网文化”推举干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本位主义的“狭隘倾向”等导致的评估偏差问题,采用“群众监督评估+组织深度考察+领导交叉调研”三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全方位地评估干部,确保精准定位优秀干部。
1.强化群众监督机制。为保障工作公正透明,**县建立了群众监督举报的广泛参与机制,鼓励群众通过多种渠道对干部的日常工作、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在日常工作中,群众可通过专门的举报热线、网络平台等方式反馈干部相关情况,将群众监督纳入干部评估的重要参考范围,使干部时刻处于群众的监督视野之下。
2.突出组织考察的深度。组织部门加大深度考察力度,对于纳入考察范围的干部,不定期开展工作检查,深入了解干部在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表现。通过深入基层走访、项目实地考察、关键事件跟踪等方式,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水平,建立干部全方位评估档案库,借助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干部进行动态管理。
3.推行领导交叉调研制度。一是开展领导间的交叉评价。在基层组织换届过程中,**县委领导相互交叉深入不同乡镇,对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后年轻干部进行全面调研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评估干部。二是注重不同部门领导的综合意见。在跨部门合作项目中,各部门领导根据干部在项目中的实际表现提供评价意见,对于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表现突出、符合晋升条件的干部,由多部门领导共同商议推荐。同时,建立责任追溯机制,若被推荐干部在后续工作中出现问题,则对推荐领导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确保领导认真负责地推荐干部,真正落实“谁推荐谁担责”的要求。
(二)“二并重”,优化干部培养发展
1.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为有效应对党员干部在应对复杂问题时能力不足、专业知识欠缺、创新思维缺乏等问题,自20**年起,**县推行每月一次的专业知识分享会制度,由县级专家、行业领军人物、资深学者、优秀乡镇干部等进行授课。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场次。并且,自2025年*月开始实行每两月一期(每期集中两个整天)的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专题研修班,根据工作需求和干部个人发展需要,由县委领导带头指导、各部门骨干力量专题讲授、邀请外地先进经验者分享交流。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期,共****人次参与其中,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年轻干部在政治敏锐性、战略思维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风险应对能力等方面不断增强。工作的规划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强化干部的管理监督。优秀干部是在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下成长起来的,正向激励与严格约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县严格约束干部行为,一是完善制度体系。系统修订县委决策制度、县委常委会工作细则、县委委员职责清单、县级领导包片联系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全面规范财政支出、干部任用、项目审批等各类管理制度以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基本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各个环节有规可依。二是加强日常监督。通过定期考核、不定期抽检、专项任务考核等多种方式,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服务意识、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估;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诫勉谈话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管,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能进能出”的重要依据,做到赏罚分明。三是强化纪律监督。开展全县干部作风建设暨“以纪为纲、以法为绳”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专项检查,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行政监察、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内部审计监督、绩效监督等职能作用,明确全员监督责任,推动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公正执法、风清气正。另一方面,强化正向激励措施。**县在干部调整期间,由县委组织部门到乡镇开展走访活动,与乡镇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工作期望和生活需求,在干部调配时充分考虑。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为所有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服务,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消除干部的顾虑,促使干部全身心投入到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中。
(三)“三聚焦”,明确干部任用导向
任用导向是方向标、是指挥棒,是政治生态的重要体现。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就树立了什么样的导向。**县委依据省市发展战略和**县的实际情况,在干部任用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三大导向。
1.聚焦潜力导向,选拔任用潜力型干部。构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注重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县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发展动力不足、创新能力欠缺、长远规划意识淡薄等问题,将有潜力的干部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在乡镇干部选拔中,优先考虑具有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强、善于应对挑战的**后干部**名、**后干部**名,**后干部占比接近一半。以**后为主体的潜力型干部群体逐步形成,有效解决了干部队伍缺乏长远发展动力的问题,特别是**后和**后干部作为新兴力量和后备骨干,确保了**县在未来发展中有充足的人才储备,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创新活力。
2.聚焦服务导向,选拔任用服务型干部。**县将服务群众作为干部工作的核心价值,把基层作为干部服务群众的主战场,提拔重用一批在基层服务中表现出色、群众满意度高的干部,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到基层社区服务一线岗位,切实激发服务型干部的工作热情。县直机关*个**年以后出生的干部主动申请到基层服务岗位锻炼,让基层服务工作充满活力,基层服务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3.聚焦成果导向,选拔任用务实担当的干部。秉持实绩为导向的原则,大胆任用在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社会稳定以及其他重要工作(项目)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干部。凡是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符合干部提拔条件的基本上都得到任用,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晋升为副县长,符合条件的副局长也得到提拔;县政府相关部门中在基层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全部得到晋升机会;所有乡镇民政办主任、农业站站长(乡镇负责农业工作的同志),具有公务员身份或属于事业副科级干部的,大部分都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一般事业人员凭借突出业绩提拔到事业副科级岗位;在抗洪抢险、违建拆除、环境整治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在社会治理、文化建设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干部都得到了晋升。同时,县委根据干部的个人发展需求、岗位贡献、现有编制等情况,分阶段为表现优秀的同志解决职级晋升等问题。
(四)“四创新”,拓宽干部发展空间
1.创新乡镇与县直机关干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