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近期省、市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分析研判当前我区食品安全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特别是启动实施《全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和《全区食品安全攻坚提升专项行动》,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区工作情况,几个单位和企业代表做了很好的发言,我都赞同。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必须坚决扛牢的重大政治责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古训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好食品安全,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需要,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半年,我们组织完成了348批次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覆盖了23个食品大类,对发现问题的单位,我们做到了100%的核查处置率,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监管执法人员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绝不能有任何盲目乐观、松懈麻痹的思想。必须看到,当前我区的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从抽检数据看,虽然整体可控,但第二季度的抽检中依然发现了不合格产品,这说明我们的监管链条上还存在薄弱环节。从日常监管和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老问题、老毛病屡禁不止,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层出不穷。特别是近期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存在管理漏洞,个别食堂的原料贮存、餐具消毒等环节仍不规范,甚至出现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村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群体辨识能力较弱的特点,销售“山寨”食品、过期食品,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在生产加工环节,个别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生产环境不达标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局部和个别的,但其危害性极大,一旦失控,就可能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甚至酿成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严重冲击。当前正值盛夏,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的集中暴露期。网络上“食品安全大于天!夏日炎炎,更应注意!”的呼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最朴素、最直接的期盼。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深刻认识到做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差不多、过得去”的侥幸心理和“抓一阵、松一阵”的惯性思维,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努力在源头上阻断风险,在过程中消除隐患,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二、聚焦关键领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突出问题排查整治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要以此次“百日攻坚”和“攻坚提升”两大专项行动为抓手,下猛药、出重拳,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风险隐患进行一次全方位、无死角的“大扫除”,全力织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问题。
    (一)紧盯源头生产,守好“从田间到餐桌”的第一道防线。食品安全,源头是关键。要加强对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行为。要强化对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的监管,从源头上切断风险来源。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实现重点农产品“从种子到筷子”的全程可追溯。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的抽检力度,特别是对群众消费量大的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要提高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坚决把好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关。
    (二)深化过程监管,筑牢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屏障。生产加工环节是食品安全风险形成的关键环节。我们要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对全区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糕点等高风险品类的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要严格落实我们已经建立的“政府挂帅、镇街负责、依托村居、部门联动”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各镇街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主体,尤其是小作坊、小车间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市场监管部门要扩充专项检查力量,创新监管方式,大力推行“错时执法、拉网筛查”模式,对重点企业和风险点位实施驻厂监管、专人盯防,严查企业原辅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标签标识等各个环节,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严惩,该停产的停产,该取缔的取缔,形成强大震慑。要杜绝过去一些案件中暴露出的使用工业原料生产食品、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再生产等恶劣行为。
    (三)严管流通消费,把好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流通和消费环节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是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屏障,必须严防死守。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未来,是天大的事,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教育、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对全区所有学校食堂、校外托管机构供餐单位以及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食品经营店、小摊贩进行常态化、全覆盖的监督检查。要重点检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索证索票、加工操作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贮存不当、采购无标签食品等问题,必须立即整改、顶格处罚,并向社会通报,坚决防止“病从口入”。二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攻坚提升”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要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山寨”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要充分发挥镇街、村居前哨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让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无处遁形。三是网络订餐等新兴业态监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网络订餐、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迅猛发展,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原则,压实第三方平台责任,加强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审核和日常监测,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信息公示不实等问题,确保线上线下餐饮服务同标同质,保障消费者“指尖上的安全”。
    三、凝聚各方合力,构建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治理新格局
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