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林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林业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去年林业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分析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措施,推动我县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县林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分管林业工作的领导及林业站站长,以及部分林业企业代表等。刚才,*镇、*街道和林业局就各自林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了汇报发言,内容详实、重点突出,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林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产品、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使命。做好新时代林业工作,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福祉。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林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来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我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达万亩,森林覆盖率为%,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这些森林资源是我县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作,我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以上,境内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标准。例如,河流域通过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新增林地万亩,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较之前减少了%,有效保障了下游*万群众的饮水安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县林业生态系统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部分区域森林结构单一、生态功能不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压力较大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林业产业是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县林业产业已形成了以油茶、竹木加工、森林旅游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去年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带动了万余人就业。其中,油茶产业作为我县的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万亩,年产茶油万吨,产值亿元,涌现出了等一批知名油茶企业。油茶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个村的户农户发展油茶种植,户均年增收元。森林旅游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去年我县森林旅游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达*亿元,“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林业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从民生改善的角度来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森林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休闲游憩、科普教育、健身养生等多种生态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县已建成森林公园个、湿地公园个、自然保护区个,总面积达万亩,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享受生态的好去处。去年,我县新增城市绿地万平方米,建设绿道公里,居民出门见绿、推窗见景的愿望逐步实现。同时,林业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山区和农村地区,林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乡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产业,建成了占地亩的竹木加工园区,入驻企业家,当地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以上。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为我们做好林业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挑战。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县林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我县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林业工作部署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科学育林、智能管林、产业兴林、法制护林”的发展思路,聚焦重点任务,强化工作举措,推动我县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大力推进科学育林,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一是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按照“扩面、提质、增效”的要求,统筹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工作,全年计划完成造林面积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重点抓好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我县涉及生态廊道建设任务万亩,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打造集生态防护、景观美化、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带。同时,要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开展“最美乡村林业”创建活动,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打造个村庄绿化示范点,带动全县村庄绿化水平提升。例如,村通过开展村庄绿化,种植各类苗木万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获评市级“森林村庄”称号,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加强森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针对我县部分森林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生长缓慢、生态功能不强等问题,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全年计划完成森林抚育万亩,重点对中幼林进行抚育管理,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同时,大力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今年计划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万亩,通过改良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合理修剪等措施,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油茶基地通过实施低产林改造,亩产茶油从原来的公斤提高到*公斤,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此外,要加强竹林抚育管理,推广竹林丰产技术,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三是注重树种结构优化。在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过程中,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混交林,减少单一树种造林,提高森林的抗逆性和生态功能。今年计划新造混交林万亩,其中针阔混交林万亩、阔叶混交林万亩。在城镇周边、公路沿线等区域,选择观赏性强、生态效益好的树种,打造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例如,在公路沿线,种植了樱花、紫薇等景观树种*万株,形成了四季有花、色彩斑斓的绿色长廊,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道路的生态防护能力。
(二)加强智能管林建设,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行林长制。进一步健全林长制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压实各级林长的责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县级林长每月至少开展次林业工作调研,乡镇(街道)级林长每半月至少开展次巡林,村级林长每周至少开展次巡林,及时发现和解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今年要组织开展林长制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强林长制信息化建设,建立林长制巡林APP,实现巡林轨迹可追踪、问题可上报、处理可反馈,提高林长制管理效能。去年,全县各级林长共开展巡林次,发现并解决问题*个,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
二是强化森林资源监测监管。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面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变化的动态监测。今年要完成全县林地变更调查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摸清森林资源底数。加强对林地征占用的监管,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从严审批林地征占用项目,确保林地保有量不低于万亩。加大对乱砍滥伐、非法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计划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次,查处林业违法案件起以上。例如,去年我县查处了一起非法占用林地案件,涉案企业未经批准占用林地亩建设厂房,我们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并责令恢复林地原状,有效震慑了违法分子。
三是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林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森林资源、林业产业、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准度。在森林防火方面,建设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重点林区安装监控设备台,实现对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同时,推广使用无人机进行林业巡查、病虫害监测等工作,今年计划购置无人机架,培训操作人员*名,提升林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三)加快产业兴林步伐,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依托我县油茶资源优势,加大油茶产业扶持力度,推动油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今年要新增油茶种植面积万亩,建设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个,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亩。支持油茶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开发茶油保健品、化妆品、医药中间体等高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油茶公司投资万元建设了油茶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出了茶油软胶囊、护肤精油等产品,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倍以上。同时,加强油茶品牌建设,整合现有油茶品牌资源,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油茶公共品牌,提高我县油茶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发展壮大竹木加工产业。围绕竹木资源的综合利用,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先进、带动能力强的竹木加工企业,推动竹木加工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制造转型。重点发展竹木家具、竹木工艺品、竹木纤维板材等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今年计划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竹木加工企业家,新增规模以上竹木加工企业家。竹木加工园区通过转型升级,引进了等先进生产线,生产的竹木纤维板材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亿元。同时,要加强竹木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竹木加工废料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有机肥等产业,实现竹木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我县森林资源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内涵,打造多元化的森林旅游产品。加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今年计划投资万元,用于森林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和游步道改造。推出森林康养、生态研学、户外探险等特色旅游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湿地公园开发了观鸟、湿地科普等旅游项目,去年接待游客万人次,成为我县森林旅游的新亮点。加强森林旅游宣传营销,举办森林旅游节、赏花节等活动,提高我县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强化法制护林保障,筑牢林业生态安全底线
一是严格防控森林火灾。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健全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巡查监测,确保不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