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区县分管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市直有关部门业务骨干,以及部分重点企业、高校代表。刚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就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发言,区、县分别结合本地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内容具体、措施务实,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工作成效,深刻认识知识产权工作的战略意义
    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24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
    我们坚持把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平台搭建等多种措施,推动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2024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874件,较上年增长23%,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69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贡献发明专利621件,占总量的71%。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7.3万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县的“绿茶”、区的“柑橘”成功获批,实现了县域地理标志零的突破。在专利质量方面,全年有6件专利被认定为国家级专利密集型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二,其中企业的“智能装备控制系统”专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企业年销售额增长4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市知识产权创造已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二)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释放
    我们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路径,创新“产学研用金”协同模式,推动知识产权从“沉睡”到“活跃”的转变。通过全面盘点驻衡高校存量专利2537件,建立高校专利数据库,促成校企合作转化1146次,转化金额达3.8亿元。例如,南华大学与医疗器械公司合作转化的“肿瘤精准放疗技术”专利,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年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在知识产权金融方面,全年完成专利质押融资2.84亿元,惠及企业46家,其中**科技公司通过专利质押获得贷款5000万元,成功解决了研发投入不足的难题。新增专利备案产品254件,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5%,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我们始终坚持“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方针,构建了行政、司法、社会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24年,全市开展“双打”专项行动6次,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32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87起,涉案金额达1.2亿元,其中查处的“**白酒”商标侵权案,查获假冒产品3000余件,涉案金额500万元,有力震慑了侵权违法行为。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设立知识产权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纠纷65起,调解成功率达92%。祁东黄花菜入选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带动当地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元,保护工作赢得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我们着力构建覆盖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优化知识产权“3+1”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市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1个、县级分中心7个,实现区县服务网络全覆盖。全年开展知识产权培训56场次,培训企业负责人、研发人员等3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规范知识产权代理市场,清理整顿不合规代理机构12家,培育优质代理机构8家,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特别是在**产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问题230余个,服务满意度达98%。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能力仍需加强,发明专利结构不够合理,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布局不足;二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有待提升,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沉睡”现象依然存在,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够完善;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机制不够健全,跨区域、跨部门执法联动不足,维权成本较高;四是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高端服务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创新主体多样化需求;五是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重研发轻保护、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我市加快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和转化运用为核心,突出“大项目、大联动、大平台、大保护、大服务”五大抓手,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以大项目为支撑,夯实知识产权工作基础
    一是高水平承办局市共建推进大会。要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把局市共建推进大会办成展示X知识产权工作成果、吸引高端资源的重要平台。会前要梳理形成一批合作项目清单,会上力争签约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重点项目10个以上,总投资不低于5亿元。会后要建立项目跟踪机制,确保项目落地见效,通过局市共建推动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能级提升。
    二是高质量编制“十五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要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深入调研论证,科学设定未来五年知识产权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编制要突出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高价值专利培育、地理标志产业化、知识产权国际布局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力争到2030年,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突破10亿元,使知识产权成为我市产业升级的核心支撑。
    三是推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建设。要指导常宁市、**县等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制定个性化创建方案,在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培育、保护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经验。支持南华大学、X师范学院等高校建设知识产权中心,建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推动高校专利向产业界转化,力争2025年高校专利转化率达到50%以上。同时,培育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50家、示范企业20家,形成“试点-示范-引领”的梯队发展格局。
    (二)以大联动为抓手,提升知识产权培育质量
    一是加强专利导航和预警分析。围绕我市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专利导航项目10个,绘制产业专利地图,明确技术创新方向和专利布局重点。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对新能源汽车、智能传感器等产业开展专利侵权风险排查,发布预警报告8份以上,帮助企业规避侵权风险。
    二是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设立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核心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力争2025年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300件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占比不低于60%。组织开展专利质量提升行动,对现有发明专利进行梳理,淘汰低质量专利500件以上,提高知识产权整体质量。
    三是支持知识产权国际布局。鼓励企业通过PCT国际专利申请布局海外市场,对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给予每件2万元补贴,力争2025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50件,较上年翻一番。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知识产权展会、论坛等活动,帮助企业了解海外知识产权规则,提升国际维权能力。同时,积极推荐优秀专利项目申报中国专利奖和湖南省专利奖,力争获奖数量实现新突破。
    (三)以大平台为载体,放大知识产权转化效益
    一是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暨百企优培行动。组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入园区、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全年服务企业不少于500家,帮助企业解决专利挖掘、布局、转化等问题1000个以上。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问题,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20场次,培训企业负责人800人次,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是复制推广“产学研用金”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驻衡高校专利转化经验,建立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对接机制,每月举办1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全年促成专利转化1500次以上,转化金额突破5亿元。重点推动大学与园区合作建设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集专利研发、转化、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建设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快推进X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配备专业运营团队,引入专利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功能,力争2025年运营中心促成专利交易50笔以上,带动产业产值增长20%。同时,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化发展,支持祁东黄花菜、**茶油等地理标志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建立地理标志产品溯源体系,确保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新增30家,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5亿元。
    四是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制度,对纳入名单的企业实行贴息补助,贴息比例不超过贷款利息的50%。推动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合作,创新“专利质押+保险”“专利质押+担保”等融资模式,全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力争突破4亿元,服务企业60家以上,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四)以大保护为核心,震慑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一是建立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加强与长沙、株洲、湘潭等周边城市的知识产权合作,签订协同保护协议,实现案件线索移送、调查取证、结果互认等方面的协作联动。建立湘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次以上,打击跨区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形成区域保护合力。
    二是深入开展“双打”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假冒专利、地理标志侵权等违法行为,全年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50起以上、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0起以上。针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高发态势,开展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查处网络侵权案件50起,净化网络市场环境。
三是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健全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司法审判、仲裁调解相衔接的纠纷解决体系,设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专业调解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