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农村电商在X市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为深入了解全市农村电商及直播带货发展情况,助力农产品销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调研工作组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电商及直播带货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村电商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在淘宝、京东、X、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累计开设网上店铺超3500个,其中农产品销售店铺220余个,占比6.28%,有效带动我市金钗石斛、晒醋、乌骨鸡、腊肉、竹笋等270余种特色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全市网络零售额从2017年的0.8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7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9.8%,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全市网络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有5家、200万元以上企业有10家、100万元以上企业有12家,50万元以上企业有21家。2024年网络零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48家企业网络零售额为14806.96万元,占全市网络零售额的57.47%,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为9255.91万元,占全市网络零售额的35.93%。2025年1—4月实现网络零售额8120.59万元,同比增长21.31%,排省内各县(市、区)35位。
(二)直播带货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直播带货主体43家,其中抖音平台41家、微信平台2家;企业认证账号18个;农产品销售账号39个,占比90.7%。分布情况为:城区三办共有直播主体16家,占比37.2%,余下14个乡镇分布27家,占比62.8%。现有电商及直播带货“龙头”企业X市X公司、X公司、X公司3家重点生产销售型企业。
二、全市农村电商及直播带货发展主要成效
(一)电商基础建设逐步完善
X市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不断加大对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电商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市已实现乡镇、村(社区)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部分地区已开通5G网络,网络通信能力大幅提升;通过交邮融合改革等政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成1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依托各个村级服务站点,整合全市多个快递物流资源,规划3条主干邮路、12条支线邮路,切实打通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同时,持续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推动X市现代流通中心等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冷库88657立方米,购置冷链运输车22辆,形成以X集团、X专业合作社、X家禽屠宰场等为载体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二)电商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随着农村电商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身农村电商领域,X市电商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X市级龙头企业22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14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2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电商经营主体涵盖了农产品销售、竹制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商产业生态。其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电商企业脱颖而出,如X、X、X等电商抖音平台,它们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在推动X市农村电商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三)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X市农村电商交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网络零售额从2017年的0.8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7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9.8%;2025年1—4月实现网络零售额8120.59万元,同比增长21.31%,排省内各(市、区)县35位。X晒醋、X竹笋、X金钗石斛等代表性特色农产品网络零售情况持续向好。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X市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四)直播带货成为新亮点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商营销模式,以其直观、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X市积极顺应电商发展新趋势,大力推动直播带货产业发展,鼓励电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在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直播间,开展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出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市已培育直播带货主体43家,其中抖音平台41家、微信平台2家。2024年以来,人社部门开展网络创业培训(直播版)15期,449人,其中,2025年还针对新兴行业举办了1期30人的酒品销售专题培训班,直播带货在助力X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电商直播“龙头”企业X市X公司、X公司、X公司3家重点电商生产销售型企业在2024年累计开展直播1460场次,实现销售额4024.36万元;2025年1—5月已开展直播595场次,实现销售额1304.46万元。其中,X晒醋、X竹笋、X金钗石斛等,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火爆,成为了网络热销产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商人才短缺
尽管X市在电商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作环境和待遇有限,对电商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电商人才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直播带货行业,对主播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既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销售技巧,又需要熟悉农产品知识和电商运营规则。目前,全市专业的直播带货人才相对匮乏,部分主播的直播水平和带货能力还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当前电商人才存在“单打独斗多、协同配合少”的现象,难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二)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农产品标准化是实现农产品电商化的重要前提。X市农产品种类丰富,但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规格不统一、包装不规范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直播带货的难度和风险。例如,在直播带货过程中,由于农产品品质波动性较大、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消费者投诉、退货等问题,给电商企业和农户带来了经济损失,既影响了电商、农户的积极性,也损害了当地农产品的声誉。
(三)平台和品牌建设滞后
电商平台建设方面,在流量分配上过度倾向头部主播和商家,中小从业者难以获得曝光。平台监管力度不足,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处理消费纠纷效率低,消费者信任难以建立。品牌建设层面,多数品牌缺乏精准定位,对本地特色挖掘不足,宣传营销手段单一,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四)物流配送成本较高
虽然X市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物流配送成本仍然较高。一方面,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物流配送网点布局相对分散,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低下,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易腐烂变质等特点,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保鲜要求较高,需配备专业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增加了物流配送成本。物流配送成本过高,使得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价格缺乏竞争力,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电商的发展。
(五)直播带货行业监管有待加强
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快速发展,运行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如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直播带货市场秩序。目前,直播带货行业监管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管部门还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现象,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不紧密,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此外,由于直播带货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强等特点,监管难度较大,如何实现对直播带货的有效监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建议意见
(一)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电商人才培育体系。加强与高校、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更加精准的电商人才培养计划,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二是要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电商人才到X创业就业。探索建立电商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农村电商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电商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三是要加强对农村电商从业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