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绩为镜,在时代答卷中见初心见真章
各位领导、同志们:
政绩观不是抽象的命题,而是衡量党员干部世界观、事业观、权力观的“经验交流”。它关乎事业成败、民心向背,体现的是一个干部的境界、格局与使命。近期,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关于统计工作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曲靖市统计造假案件的深入剖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绩不是数字的堆砌,不是表格的粉饰,而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天,我围绕“以政绩为镜”,谈三点思考,与同志们共勉。
一、为谁树绩,把好“方向舵”,在一以贯之中守初心
政绩的归宿,不在台账、不在光环,而在于“为谁而树”。方向偏了,脚步再快,也是在误区里疾驰。
一是政绩要回归“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树政绩不是为“上级点赞”,而是为“百姓点头”。我们必须拧紧“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螺丝,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衡量,把“群众答不答应”作为最终标准。要大兴“走下去”的作风,常态化开展“四下基层”,把群众“家门口”的小事,当作我们“案头上的大事”。
二是政绩要立足“群众视角”。数字再漂亮,群众感受不到,就不是实绩;措施再先进,群众无从受益,就是空转。我们要把“办实事”写进项目、落到预算、体现在政策执行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在“家长里短”中找到施政发力点,在“急难愁盼”中找到改革突破口。
三是政绩要锚定“监督底线”。政贵有恒,治须有常。防止“走偏路”,关键要用好“监督尺”。必须推动监督向年轻干部、关键岗位、重点环节全覆盖,强化“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事后问责”闭环管控,让监督成为最好的“护身符”。也要主动把群众请进来、把问题亮出来,靠“阳光政务”防止“暗箱操作”,靠“千里眼顺风耳”及时发现“歪风邪气”。
二、为何立绩,握好“主攻笔”,在久久为功中见真章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本质上是解决“谋什么、怎么谋”的问题。
一是政绩要“立志为公”,不做“权力的主人”,只做“人民的公仆”。要常掸“思想尘”,多照“正心镜”,在做决策时“反问自己三句”:是否真正为了百姓、是否掺杂了私心、是否经得起监督。政绩不在“升迁路线图”上,而在“群众口碑账”里。我们要以“破心中贼”的定力,自觉远离“政绩泡沫”。
二是政绩要“潜绩为上”,不以“速成之效”取悦一时,而以“百年之计”造福长远。政绩不能是“一锤子买卖”,更不该是“表面文章”。要在规划中注重“接力赛”思维,既跑好自己这一棒,也为后人蓄足发展后劲。既看“GDP曲线”,也看“生态曲线”“文明曲线”;既有“硬核指标”,也要注重“柔性温度”。真正的好干部,是能栽下“耐心树”,留得“青山绿水在”。
三是政绩要“精算成本”,以“综合账”思维取舍得失。我们要破除“只看投入、不看产出”的片面追求,用“效益思维”统筹经济、生态、风险等维度,追求“高含金量、高持续性”的综合效益。尤其在资源配置上,要算好“民心账”“生态账”“历史账”,不搞“寅吃卯粮”,不留“后遗之忧”。
三、靠何成绩,打好“落地锤”,在实干担当中见成效
树政绩不是喊口号,而是干出来、拼出来、闯出来的。关键在“靠什么树”,在“怎么干好”。
一是要用情用力“干群众关心的事”。为民造福,是党员干部最大的“绩”。要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把群众最急的事、最难的事当成我们的“头号工程”。要常进村里田间、社区巷口、厂矿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才能把政策温度传导到“神经末梢”,把幸福感装进百姓的“菜篮子、药箱子、钱包里”。
二是要真抓实干“干发展需要的事”。高质量发展没有“观望者”,只有“实干派”。我们必须拒绝“躺平式应付”、杜绝“花架子工程”,强化闭环思维和过程管理,做到任务项目“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要坚持系统观念、全域统筹,既解决“短板问题”,也谋划“未来图景”,推动每一项工程从“纸上蓝图”走向“地上实景”。
三是要清正廉洁“干规则底线内的事”。廉洁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能力。要常敲“自省钟”、常念“敬畏经”,保持政治上的“绝对干净”。要正确把握公与私、情与法、利与义,坚决不踩“红线”、不越“雷区”,确保每一项政绩都经得起时间考验、群众检验、历史检视。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政绩观,既是标尺,更是航标;既是“镜子”,更是“答卷”。我们要在树牢正确政绩观中锤炼党性、涵养初心、扛起使命,把每一项小事当作大任干,把每一件实事做出实绩来,以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谢谢大家!
衡量一颗“初心”的刻度,是一笔“政绩”的温度
政绩,不止于数字的报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是写在大地上的足迹、烙在人民心中的温度。政绩观之正确与否,关乎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也关乎党和国家的事业兴衰。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更要树立大格局、胸怀大人民,锚定“为谁干”“干什么”“怎么干”的根本坐标,以实干写就忠诚,用成绩回应时代。
一、铸牢信仰之魂,校准政绩指南针
(一)政治立场更坚定。党性是政绩观的“根”和“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澈守住行动上的方向。
(二)纪律规矩更自觉。自觉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小事细节中慎独慎微,始终将对党忠诚作为最大政绩,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行事底线,以党性修养涵养政绩本色。
(三)信念底气更充足。从思想深处回答“政绩为谁而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忠诚中擦亮初心,在信仰中淬炼担当。
二、坚持实事求是,拧紧政绩总开关
(一)深入调研摸实情。坚持脚上有土、心中有谱,深入一线走村落、进企业、访社区,把“问题清单”变成“调研清单”,真正摸清“民需所指”。
(二)科学谋划促实效。谋事在于实、成事在于度。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推进项目要量力而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摒弃“唯GDP”“唯速度”的短视思维,追求“长远账”“大民生”。
(三)精准破题抓落实。对症下药、靶向施策,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点子上”,避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让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