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副市长在民生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副市长在民生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民生保障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民生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过去一段时间我市民生保障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我市民生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过去一段时间民生保障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就业创业方面,我们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就业形势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为零就业家庭提供了动态清零的就业援助。同时,我们还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扶持创业*人,带动就业*余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社会保障方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待遇水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万人,参保率均达到*%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年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也逐步提高。同时,还加强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了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标准,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生活保障。在教育医疗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就医环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个,有效缓解了“入学难”“入园难”问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促进了教育公平。在医疗卫生领域,我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目前,全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人,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在住房保障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二)当前民生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民生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民生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们的民生保障供给还存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覆盖不均等问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民生保障资金压力较大。民生保障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随着财政收支矛盾的加剧,民生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民生保障资金安排上还存在“小而散”的问题,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影响了民生保障工作的整体效果。三是民生保障工作协同性不够。民生保障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及时、工作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导致一些民生政策难以有效落实,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是民生保障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在就业、社保、金融等领域,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隐患。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会引发失业风险;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一些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时有发生,给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下一阶段民生保障工作
    (一)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一是加强就业政策支持。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二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机制,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三是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搭建就业对接平台,促进重点群体尽快实现就业。四是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典型,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们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推动中小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缴费,实现应保尽保。加强社保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参保意识,引导群众主动参保缴费。二是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工伤保险待遇等,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善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三是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健全社保基金监管制度,加强对基金筹集、存储、支付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加强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提高基金收益水平,增强基金可持续性。四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实现社保业务网上办理、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均衡、公平的公共服务。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加强特色高中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