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建筑行业2025年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
2025年以来,国企建筑行业面临着市场环境变化、技术革新加速、社会舆论多元等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意识形态氛围,为企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提供精神动力。以下是对公司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详细研判。
一、2025年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态势、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高举思想旗帜,理论武装“铸魂赋能”实现新跨越
自2025年以来,公司党委始终将理论武装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任务,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不断深化学习,引导全体员工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
1.深化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公司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任务。上半年,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举办专题读书班7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党校教授进行辅导讲座3场。各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和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文献。据统计,参与学习的员工覆盖率达到95%以上,通过系统学习,广大员工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显著增强。
2.强化教育引导,凝聚思想共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公司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了“筑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知识竞赛,共有200余名员工参与,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利用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和干部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现场教学,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同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公司重点项目,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行业发展趋势,将个人发展与公司战略紧密结合,形成了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聚焦中心工作,舆论引导“凝心聚力”展现新作为
公司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主动地开展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为公司的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1.建强宣传阵地,提升传播效能。高度重视宣传阵地建设,对公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内部刊物等宣传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优化。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宣传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上半年,公司官方网站发布各类新闻资讯300余条,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消息150余篇,编发内部刊物6期。同时,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制作并发布短视频20余个,总播放量超过10万次,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此外,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在《中国建设报》《建筑时报》等行业媒体上发表稿件20余篇,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突出宣传重点,营造浓厚氛围。紧紧围绕公司的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精心策划宣传报道。例如,在公司承建的[具体项目名称]项目中,通过现场采访、专题报道等形式,深入宣传项目的建设进展、技术创新和团队风采。同时,大力宣传公司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展示公司的科技实力和社会责任。此外,积极挖掘和宣传公司内部的先进典型,评选出“最美建设者”“创新标兵”等先进个人和团队,通过事迹报告会、宣传海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树牢底线思维,风险防控“固本强基”取得新成效
公司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强化风险意识,着力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隐患,确保公司意识形态安全。
1.健全研判机制,提升预警能力。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公司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进行分析研判。加强对网络舆情、员工思想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和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上半年,共组织召开意识形态风险研判会议3次,编发舆情分析报告9期。通过精准研判,及时发现并处理了5起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事件,有效维护了公司的和谐稳定。
2.强化阵地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公司内部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对公司举办的各类会议、培训、讲座等活动,严格执行报批报备制度,加强内容审核和现场管理。加强对员工网络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制定了《员工网络行为规范》,规范员工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上的言论。同时,加强对公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安全防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四)压实主体责任,机制建设“常抓不懈”迈出新步伐
公司严格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1.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公司党委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年初制定印发《公司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加强对宣传干部和网评员的培训和管理。上半年,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4次,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授课,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策略、舆情应对与引导等内容。通过培训,宣传干部和网评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意识形态工作,建立了一支由基层员工组成的兼职宣传队伍,为公司意识形态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一)网络舆情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公司在网络舆情方面面临着以下风险。
1.负面舆情易发酵。在公司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引发负面舆情。例如,在[具体项目名称]项目中,曾因施工噪音问题引发周边居民的不满,部分居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负面言论,引发了一定范围的关注和讨论。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负面舆情进一步发酵,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2.虚假信息传播。网络上存在一些虚假信息和谣言,可能会对公司的形象和业务造成损害。例如,有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发布公司即将破产的虚假信息,导致部分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产生恐慌情绪,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二)员工思想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给公司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以下挑战。
1.价值观冲突。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年轻员工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而老员工则更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思想波动较大。受市场环境、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员工的思想波动较大。例如,在公司面临业绩压力和改革调整时,部分员工可能会产生焦虑、迷茫等情绪,对公司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
(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难度加大
公司的意识形态阵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