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追寻信仰捍卫信仰践行信仰
今天,我授课的题目是:追寻信仰,捍卫信仰,践行信仰。信仰是个大题目,也是个老题目,很容易讲高了、讲空了,没有什么“味道”。一开始自己内心也是没有底,后来干脆在单位做了个小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人的反映是,“讲什么信仰啊,太高大上了吧;信仰是个啥,感觉太虚无缥缈了……”恰恰正是这次调查,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讲信仰这个话题的决心。信仰不会自发产生,需要不断培植、时常滋养。下面,我们开始正式授课。
一、追寻信仰—党的信仰,请鲜明亮出来
信仰,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字眼,是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那么,共产党的信仰是什么呢?
信仰的编号——“0001号文物”背后的信仰。每个博物馆都有一件“0001号”文物,比如国家博物馆的“0001号”文物你知道是什么吗?是李大钊的绞刑架。所谓的中国革命,它的开始、它的源头是始于这个绞刑架,没有这场牺牲,换不来我们以后的胜利。
1926年4月,军阀张作霖入关,大肆镇压革命人士,北京陷入白色恐怖。当时李大钊负责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中央曾通知李大钊等人去武汉成立中央分局。李大钊却断然拒绝:“假如我走了,北京的工作留给谁做?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因为李大钊的留守,北方革命力量得以继续发展。从1926年3月至1927年2月,北京的共产党员由3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甚至在张作霖的大帅府里,也悄悄建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但作为北方革命运动领导人,李大钊被反动军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张作霖将捕杀李大钊等人列为特别紧迫的军事行动。1927年4月28日,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和其他十九位革命者被秘密绞杀。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台,没有犹豫,更没有畏惧,作了人生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随后,他英勇就义,时年38岁。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中牺牲的先烈,中央批准成立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接管的首件革命文物,这座绞刑架被编号为0001号,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的一个载体。下次,等你们有机会瞻仰这件文物时,希望告诉永远38岁的李大钊先生,他为之奋斗的红色中国,在今天有多么了不起!
信仰的颜色–长征这条红飘带背后的信仰。人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红军长征到底有多苦?据统计,中央红军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战,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出发时总人数为18.7万余人,算上途中补充兵力,共约20万人,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仅剩5万余人。一册长征回忆录里有这样的记录:“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在《红军长征·回忆史料》里,老红军谢良这样描述:“寒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雪粒打在脸上,像刀割似的疼痛……特别是一双脚,长时间在冰雪里行走,草鞋浸湿后冻上了冰,硬邦邦的,磨得生疼……不少同志已精疲力竭,走几步就呼呼直喘……但是一坐下来后,就再也起不来了……”雪山草地埋葬了无数英魂,但也从中走出了胜利之师。长征胜利靠的是什么?张闻天回答,就在于有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信念,“没有信仰,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多少年之后,也有人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回答:“跟着走!”简简单单3个字道破一个事实,即艰难可以摧毁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红军战士刘志海临死之前,把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手里紧握着党员证和一块银元;也不难理解,长征途中,因为没有御寒衣物而冻死的人是军需处长,因饥饿劳累倒下不醒的人是炊事班的党员班长……
有人说,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这鲜红,就是信仰的颜色。
信仰的硬度——“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背后的信仰。相信在座的各位不少人都看过《红岩》这本书,而只要谈起《红岩》,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江姐”。“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每当读到江姐这句话,无不被共产党人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感动。“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对江姐和共产党人来说,什么才是更大的考验?江姐是一名女英雄,但她同样是一名妻子,更是一名母亲。照片中这对年轻夫妇和一个幼童,脸上流露出满满的幸福。这是江姐一家人唯一一张全家福,拍摄于她和丈夫彭咏梧即将前往下川东地区参加武装斗争之前。拍完这张照片,江姐将他们唯一的孩子送给了亲戚抚养,丈夫不久在战斗中牺牲,头颅被敌人砍下来悬在城门。
可以这样说,江姐夫妇对可能的遭遇是明了的,很难想象,照片上面带微笑的他们内心是一种怎样的不舍!作为革命者的江姐,虽早已做好慷慨赴死的准备,可作为母亲的她又希望活下来陪伴儿子的成长。可以想象,这种备受煎熬的心情伴随了她在黑牢中的每一天。
我记得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教授讲过:“这些共产党员为什么不叛变,打了都不叛变!不简单啊,同志们!不信,哪个党员来试试看看?毒打一顿试试看呢,你不叫爹叫娘?不是这么简单!所以我要讲一句,中国共产党胜不在人多,胜在信仰!”不要觉得这是随便说说的,同样跟江姐关在一起的李文祥,一开始遭受了各种酷刑没有叛变,但是敌人发现他疼爱新婚妻子这个情感脆弱的软肋,威胁要杀掉他的妻子,尽管他的妻子还鼓励他“不要怕,要斗争!”但他对妻子的爱情软化了革命意志,意志消沉的说:“刘国定、冉益智这些比我更重要的领导都叛变了,而要我选择的又是这些尖锐的两条路,不是自首就是枪毙,我死了对革命没有什么,多几个我这样的叛徒也决不会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组织上已经完了,我现在必须为我的太太打算!”他的叛变最终导致了16名革命者被捕,6人殉难。李文祥的这段话,不由自主地让我想起了杨靖宇将军的临终遗言:“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所以说,同志们,江姐真的不简单呐!
淫威酷刑,铁狱黑牢,先烈们所面对的残忍,我们今天甚至无法想象、无法感受。这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写份自白书或者仅仅在悔过书上签个字,他们或许就可以活下去。但他们选择为信仰而死。“江姐”,是一个闪亮的名字,也是红岩精神的代表,更是一个为信仰而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信仰的浪花–守岛卫国39年背后的信仰。1986年7月14日,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瞒着妻子王仕花,接下了到开山岛值守的“苦差事”。一到夜晚,狂风袭岛,劈头盖脸。在他上岛前,来过4批10多个民兵守岛,最长的只待了13天。刚开始是王继才一人守岛,“那时候没有电,外面很黑,风一刮来,浪声轰隆轰隆,就是怕”,没想过的是夜晚会如此漫长;“一天到晚没有说话的人,就是来回山前山后跑”没想到孤独才是离家最远的地方。8月30日,王仕花登上开山岛,寻找她“失踪”的丈夫,结果只找着一个胡子拉碴、满身臭气的“野人”。“别人不守,我们也不守”王仕花对丈夫说。“我答应过组织来守岛,说话要算数!”王继才把妻子送上了船。不到一个月,王仕花辞掉教师工作,把女儿托付给婆婆,带着包裹,又上了岛。
小岛大陆,盈盈一水之间,许多艰辛难以想象:开山岛至今唯一的“原住民”—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回忆道,岛上的童年,永远难忘。那年冬天,台风连续刮了17天,岛上粮食吃完了,柴火烧完了,爸爸从礁石上撬下半死不活的腥臭海蛎子,拿回来生吃。“那东西一顿两顿还好,时间长了恶心死了”。那些天撒尿都是乳白色的。“我要吃饭!我要吃饭!”王志国躺在地上打滚。“吃,必须吃下去!”爸爸火了,破天荒打了我一顿。32年守海岛,王继才和王仕花已经很难适应外面的世界:第一次到北京,他俩不会坐电梯,只能爬楼梯;第一次到南京,过街面对滚滚车流犯愁,也不知道有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有人问,你们不羡慕城里的人们吗?他们都会说“习惯了”,与其说是他们“习惯了”岛上的生活,不如说就是两个字:硬挺。1口水窖、3只狗、4座航标灯、10多盏用坏的煤油灯、20台听坏的收音机、189本日志、368面挥舞过的国旗、11680个升旗仪式、巡逻路上的508个台阶、巡岛的23000多个小时,这一组组数字足以证明王继才夫妇把选择早已当作信仰!
39年如一日,他们排除万难,坚守孤岛,为国戍海,不仅要有坚定的决心、而且更需要有强大的信仰。我们扪心自问:一辈子做一件事很容易,但把一件事做了一辈子的又有几个人呢?在我看来,坚守住平凡就是成就了一种不凡。王继才用了39年的时间把“守岛就是守国”的初心化作信仰,并为之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
信仰的重量–3.7克背后的信仰。看见游客的汽车陷入泥潭,和同伴反复尝试帮忙推车;脱困后游客想付钱表示感谢,摆摆手说:“钱,不用”,并迅速亮出胸前党员徽章。新年伊始,新疆牧民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帮助游客脱困的视频,感动了众多国人。网友纷纷点赞:“大叔亮出党员徽章的那一刻真的泪目了!”“这就是党员的样子!”前段时间,“党员徽章”大叔终于圆梦了,到天安门广场看了一次升国旗仪式。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瞬间,他眉间一皱,泪水再也忍不住,从早已泛红的眼眶中流淌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觉得这一刻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我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感觉像做梦一样。”
小小的一枚党员徽章,不仅别在了阿布都加帕尔的胸前,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底。亮出党员徽章这一瞬间,诠释了他不计报酬、不畏辛苦,帮助受困旅客摆脱困境的信仰所在。短短几十秒,“党员徽章”大叔的一系列自发行为,让人心生温暖,也令人肃然起敬。
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党!只有保持纯洁纯粹的内心,才能坚定信仰。胸前一枚党员徽章不过3.7克,但当你戴上它,才知道它真正的重量。这3.7克的重量里有对初心的坚守,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一切的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这3.7克的重量里有承诺,藏着那“80字”的入党誓词,字里行间是无数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也是对党忠诚的承诺;这3.7克的重量里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刻在每名党员胸前那枚闪闪发亮的党员徽章里。3.7克重千钧,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刚才,我们通过5个小故事折射出了党的信仰一抹色彩。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在我们党一百多年的非凡奋斗经历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信仰!今天请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只要我们记着,他们就活着!
二、捍卫信仰—党的信仰,请共同护出来
人无信仰不立,党无信仰不存。历史反复证明,越是发展壮大的紧要关头,越要警惕危险和挑战。
万分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大家还记得这位小学生朗读课文《刘胡兰》的视频吗?视频中的小男孩在读到,“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他忍不住开始哭泣,连手都在颤抖。他的表现引起了班级同学的注意,但是这位小学生并没有停下来,依然还在用哭腔朗读。我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一提到共产党员,你最先想到的是谁?”答案各不一样,而“刘胡兰”是答案最多的一个之一。问起为什么的时候,一致的回答就是“小学课本中学过,刘胡兰那句‘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一辈子忘不了!”同志们,就是这么一位“生的伟大,死得光荣”的15岁的女孩子,敌对势力也不放过!我们一起来看看网上那篇家长来信《请刘胡兰离我的孩子远点》(部分内容):
老师您好,这些人让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去参加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当同龄人还在草地玩耍的时候,她却和一群大人杀了她们的村长。而后不久又被敌方捉到同样残忍地把她的头铡了下来。从这里我看不到任何值得称赞的品质和任何坚守的理想。我一直希望孩子是在一个原谅、包容和关爱等等散发着人类自然天性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