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管理科交流发言材料

公务用车管理科交流发言材料
    有幸获得二季度科室标杆殊荣,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既感到惶恐,更倍受振奋,惶恐的是办公室优秀科室比比皆是,我们深知差距和不足,振奋的是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在此,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三点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突出“三度”,把学习当作习惯
    能力是成事之基、干事之要,管理者更是如此。公车科肩负着全市公务用车管理职责,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深感能力恐慌,坚持把学习作为习惯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在不断进步中努力提升公车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向书本求知,增加厚度。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深知“知识的厚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能否全面吃透公车管理制度规定,决定着广安公车管理是否规范有序。我们建立科室周学习、公车管理调度会议会前学习等制度,系统学习公车管理实施办法、社会化保障管理暂行办法等中省文件,逐字研读、逐句释义,力求把准实质、学通弄懂。在此基础上,我们聚焦管理制度、驾驶安全,举办机关事务“大讲堂”2期,参加人员500余人,反响热烈、评价较好。
    (二)向先进取经,增加广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公车管理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虽然全国各地根植于相同的制度规定,但是管理细节上则是各显神通、百花齐放。我们打破盆地思维、解放固化思想,采取走出去、打电话、发信息、上网查等方式去问、去要、去找,向先进地区求金方、取真经,拓展知识边界、丰富业务储备、提升管理能力。
    (三)向基层问真,增加深度。有效的管理是两头都要热,而不是上面热,下面冷。我们坚持不搞闭门造车、故步自封,更不搞拿来主义、邯郸学步,而是经常性深入县(市、区)、乡镇与车辆管理员、驾驶员面对面、心连心沟通交流,听情况、听建议、听诉求,碰撞思维、激发灵感,大胆思考、小心论证,有力确保公车管理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操性。比如,在开展公务用车定点保险管理工作时,不是原封不动罗列省管局采购的定点服务企业,而是与基层会商研究,针对性筛选出合适企业。
    二、坚持“三化”,把规范当作准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公车管理条条款款一箩筐,如果不能做到规范执行,那么公车管理的效能就低。我们始终把规范作为公车管理的根本准则,坚持制度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抓规范、正秩序,推动公车管理提质增效。
    (一)制度化赋能。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管理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小到一项具体管理工作亦是如此。我们坚持把健全完善公车管理制度作为第一要务,全面梳理中省市已出台制度规范,准确把握编制调整、更新配备、调度派遣、定点管理、维保处置等全环节、全过程,绘制《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手册》,编印《公务用车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务用车管理体系。特别是针对以往部分单位新车已注册登记、旧车未及时处置的情况,建立《公务用车注册登记审批表》,坚持“先移交处置、后注册登记”,从根本上解决短时超编制运行行为。
    (二)信息化提能。全市公务用车成百上千,而公车科只有两人,全靠人力,犹如“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我们顺应时代、把握时代,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强力推进公车管理信息化建设,建成集基础信息、实时监控、运行管理、预警报警、数据分析、在线审批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务用车管理平台。特别是优化升级大数据分析展示功能,实现车辆编制数、实有数、出行数、运行费用等管理信息一图可览;推动各单位加油、保险、维修等费用数据直接由三定点服务供应商每月共享到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有效解放车辆管理人员“双手”。
    (三)精细化强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积极把握“推进公务用车精细化管理”这一省管局授予广安的实践课题,以武胜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为试点,探索出“224”管理模式,即推行集中管车、集中管人“两个集中”,建立一车一档、一人一档“两个档案”,抓实精细化调度、专卡式加油、清单式维修、自助式服务“四个重点”,得到省管局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应用,《推行“224”管理模式?促进公务出行降本增效》被省管局“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专栏刊载。
    三、秉持“三新”,把服务当作追求
    观念一转天地宽。公车管理归根结底为了更好地服务领导、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我们放下“管理者”身份,修正固化思维,更新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谋事、干事、成事,以更优服务、更强保障为干部职工公务出行保驾护航。
(一)新思维:变“单打独斗”为“团队作战”。独木难支、孤掌难鸣。公车管理科人少事多,不仅要负责全市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