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委组织部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上半年,某某市委组织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扎实推进组织工作各项任务,为推动某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上半年,我们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轮训:
举办市管干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研讨班8期,覆盖县处级干部1260人次,培训后学员政策理解准确率提升至98%。
创新“主课堂+分课堂”教学模式,在14个县(市)区设立分课堂,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将培训延伸至基层,累计培训科级及以下干部1.8万人次。
开发“春城先锋·党员教育云平台”线上课程,上传精品课程62门,注册学员达3.7万人,日均活跃用户超5000人,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在党纪学习教育方面,我们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必修内容纳入各类培训主体班次,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286场次,制作《警钟长鸣》系列情景教学片4部,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案件17起,对32名干部给予党纪处分,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二)优化选育管用,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坚持“四用四不用”导向(用政治坚定的干部、用能力过硬的干部、用作风优良的干部、用清正廉洁的干部;不用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干部、不用担当精神不足的干部、不用作风漂浮的干部、不用廉洁自律有问题的干部),持续深化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
干部选拔任用:上半年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一线提拔重用实绩突出干部89名,占提拔总数比例达75.4%,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32.6%。
专业能力培养: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围绕数字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等市委中心工作,举办自贸区建设、产业链发展等专题培训班23期,培训干部1860人次。选派86名优秀年轻干部赴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挂职锻炼。
从严监督管理:完善干部“大监督”工作机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随机抽查比例达20%,重点抽查比例达40%。运用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处理干部47人次,其中提醒谈话32人、函询8人、诫勉7人。
(三)聚焦产才融合,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春城人才”品牌建设为引领,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生态:
政策体系迭代升级:出台《某某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及支持政策措施》《大学生来昆留昆专项支持计划》,设立1.5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A类顶尖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
平台载体提质增效:在五华区建成全省首个国际人才社区,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46名;安宁数字游民人才驿站入驻创业团队32个,带动就业552人;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家、技术创新中心3家。
招才引智精准对接:创新开展“春城行·名校聚”活动,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赴清华、北大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16名,其中博士42名、硕士129名。上半年全市新增高层次人才382名,同比增长27%。
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我们加快建设“春城人才发展学院”,开展产教融合培训项目18个。在官渡区、呈贡区试点建设“不打烊的党群服务中心”12个,集成人才服务事项42项,实现“一站办理、一周办结”。
移民安置区人才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在禄劝县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安置点实施“党建+技能培训”工程,开展电工、民宿运营、电商直播等实用技能培训26期,培训移民群众1620人次,1321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带动移民就业创业增收超30%。
(四)大抓基层基础,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深入实施“春城先锋”示范引领工程,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一线:深化“头雁工程”,调整充实村党组织书记37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062名。实施集体经济“揭榜招贤”计划,遴选70个优质项目,促成57个项目签约落地,引入资金2.6亿元,带动5520名群众“家门口”就业。晋宁区福安村、石林彝族自治县糯黑村等18个移民新村建设有序推进,惠及移民6580人。
城市基层治理:开展“治理骨干召集计划”,在社区挖掘培育11562名治理骨干。在盘龙区试点“红色物业”提升行动,建立小区党群服务站136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60余项。针对“小马拉大车”问题,严格执行社区事项准入制度,清理规范挂牌事项32项,精简考核评比项目60%。
新兴领域拓展:创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在呈贡区建成“驿骑来”党群驿站42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充电、饮水等服务,日均服务骑手超500人次。组建“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16支,吸纳骑手党员89名参与社区治理。
在移民安置区党建方面,我们推广“12345”工作模式(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两个建设、发挥三个作用、开展四项行动、实施五项工程),在禄劝县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安置点成立移民干部党员志愿先锋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解决移民群众实际困难213项。
(五)坚持从严治部,深化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持续推进“组织工作上温度、组工干部下基层”专项行动,着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
下沉一线解难题:上半年部机关干部累计下基层调研328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发现问题346个,现场解决283个,带回研究63个,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42篇。
效能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双周会议”制度,将处室划分为AB两组,每两周直接向班子成员汇报工作,减少中间环节,决策效率提升40%。优化升级效能考评机制,每月通报表扬“星光人”“老黄牛”先进典型,运用信息化手段动态记录干部出勤表现。
作风能力提升:在盘龙区试点“三星评选”机制(党员之星、服务之星、信息之星),评选季度之星28名。强化结果运用,对获评“三星”的干部在年度考核中予以加分,对考核靠后的干部由分管领导约谈提醒,推动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理论武装转化效能有待增强: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问题,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老党员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解不够深入,问卷调查显示,农村党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内涵的准确理解率仅为68.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干部队伍精细化管理存在短板: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全市35岁以下处级干部占比仅8.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干部“能下”机制运用不够充分,上半年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仅占调整总数的3.2%,容错纠错典型案例推广不够。
新兴领域党建基础仍显薄弱: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覆盖质量不高,互联网平台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仅为65.3%,部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缺位。非公企业党建存在“重建轻管”现象,约30%的企业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不紧。
人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够畅通:人才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部分企业反映政策兑现程序复杂、周期长。高端人才留用面临挑战,抽样调查显示,引进的博士人才五年流失率达28.6%,主要因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跟进不及时。
三、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市委组织部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理论武装实效,凝聚改革发展共识
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学习成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内化转化:
1.实施分层分类培训计划:
针对县处级干部,举办“中国式现代化某某实践”专题研讨班,采取“专题辅导+现场教学+研讨交流”模式,9月底前实现轮训全覆盖
针对基层党员,编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俗读本》,组建“双语宣讲团”(汉语+少数民族语言),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宣讲200场以上
2.开展“学用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实践活动:
组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开展“金点子”征集,年底前形成优秀实践案例100个
在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10个“新思想实践教学基地”,增强学习感染力
3.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运用:
编印《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手册》,10月底前发放至所有党支部
建立新提任干部“纪律首课”制度,由纪委书记进行任前廉政谈话
(二)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激发干事创业动能
以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全面提升干部工作质效:
优化干部选用机制:完善“一线考察识别”办法,在磨憨国际口岸建设、滇池绿道工程等重大项目一线设立“干部观察点”,全年从一线提拔干部比例不低于70%。加大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