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战斗堡垒“强”起来,乡村振兴“火”起来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只有让战斗堡垒“强”起来,才能真正让乡村振兴“火”起来。
一、筑牢组织根基,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一)加强班子建设
基层党组织班子是带领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通过多种渠道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干部。加强对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
(二)规范组织生活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通过规范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让党员在组织生活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凝聚力。同时,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农村环境整治、农业技术培训、志愿服务等,让组织生活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三)壮大党员队伍
注重在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壮大党员队伍,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推动产业发展,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一)因地制宜选准产业
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不同,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可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例如,一些山区可以发展中药材种植、特色林果业;一些平原地区可以发展优质粮食种植、蔬菜种植;一些靠近城市的农村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
(二)加强产业融合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类特色食品、保健品、工艺品等。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等服务业,促进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此外,还可以将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展示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同时,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和服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等服务,帮助其发展壮大。
三、改善乡村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加强农村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让农村居民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广卫生厕所,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解决农村污水排放问题。同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农村森林、河流、湖泊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要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和整理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农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农民文艺汇演、文化下乡、传统节日庆典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
四、提升治理水平,构建乡村善治格局
(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4607.html